用“工匠精神”锻造班主任队伍
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一直以来,我校德育处把抓好班主任队伍作为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专家报告、经验交流、制度建设、科学评价、师徒结对、班会比赛、课题研究、案例分享……这些都是优化与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为了加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让班主任们把日常工作做细、做扎实。本学期,我们要求班主任每周都写工作反思,可以记录自己在处理班级问题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好方法或者班级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班主任工作手册月检查时,我们会收集这些“好方法”或者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性的开展“金点子”分享活动。除此以外,我们鼓励班主任多读专业书籍,撰写读书笔记。
3月28日,德育处组织校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对全校班主任的工作手册以及青年班主任的读书笔记进行月检查。下面让我们去现场看一看吧!
附1:班主任工作手册周反思内容节选
附2:部分青年班主任读书笔记
建立冲突隔离带 南京市东山小学 安夏月 班里有个极有个性的孩子——小成,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多次与老师发生冲突。这个孩子一直是让我这个班主任“头疼”的孩子。长期下来,我有了一种“随他去,大家都不要管他。”的想法,可放任不管肯定不是什么好办法。 在2017年第1、2期的《班主任之友》中,广东的赵坡老师写的这篇《建立师生冲突隔离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当课堂出现“火苗”时,要有人有担当地站出来看准时机“灭火”,不能任由火势蔓延,更不能隔岸观火。 班主任应做到以下三点:一、同伴相助,看准冷却点。当出现扰乱课堂的苗头时,最直接的“灭火器”就是同伴尤其是同桌。考虑到这点,我精心挑选了小成所在组的小组成员,每一位同伴都是较为懂事、上进的同学,在课后,我给他们“开会”,教会学生如何“灭火”。于是,当小成在课堂上又不能认真听讲、开始做小动作时,组内其他同学都能做到善意提醒。课堂上他被老师点名批评的次数明显少了,任课教师们也很少提起这个孩子的问题了。 二、有事找我,用好暂停招。体育课下课,小成和小南被留在了操场上,两个人都是怒气冲冲。我走过去问清楚原因,就是小南排队站在小成的前面,小成和前面的同学抱在一起,没有让小南站进队伍,两个人就此打了起来。我觉得是一件小事,批评了他们不应该因此打架,小南觉得起因不在自己,委屈地哭了,小成理直气壮的说动手的不是他,他也没错。两个人争锋相对,都认为是对方的错,对方不可理喻。我冷静下来,对两个人说,我们不谈这件事情,你们互相想一想,对方是不是真的让你非常讨厌、做了什么非常大的错事,你们就自此成为“仇人”了吗?小南说:“我不讨厌小成。”小成听了这话也顿时没了怒气。这件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两人的关系又恢复正常。回想自己,在课堂上遇到小成扰乱课堂秩序或者不完成作业的情况,都会直接忍不住停下课立即批评他。当着同学的面,孩子不认错,老师觉得很没有面子,而这也是个死要面子的同学,就是不肯在课堂上承认错误。多数结局都是不仅耽误了课程还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我试着压住自己的“怒火”,课后单独找小成和他的家长来聊天,多听他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的关系缓和了好多,课堂氛围也融洽了很多。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将问题暂时搁置,避免更大的冲突出现,并给解决问题留足时间和余地。此时,班主任务必做到客观公正: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的错,错的那方必须道歉。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会信赖我们。 三、定海神针,建造隔离墙。如果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都停不下来,冲突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任由冲突升级,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最后的杀手锏:隔离。停不下来,说明涉事双方的情绪已经沸腾了,他们在尊严大战中不能自拔。此时,只有当第三方强劲的力量到来时,他们才能勉强停下来。 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要一种良好的外部交流机制和沟通环境。这种环境鼓励个人情感和意见的表达,鼓励个人声音的传播。反对以身份、地位和角色的眼光来约束和压制学生。总之,学生的情感、思想、尊严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心声有正常发表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正确地认识冲突、对待冲突,一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冲突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
无尽的星辉 南京市东山小学 何静雯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潜心观察我们班一个小女孩儿,暂且就叫她小可爱吧。小可爱有一张圆圆的脸蛋,喜欢扎着两个小辫子,笑起来眉眼弯弯,学习成绩也很好,当之无愧“小可爱”的称号。 平时在班级里小可爱像个班长一样,管理着班级的纪律,同学们提起她都是夸赞。或许是沉浸在“好学生”的光环里,或许是众人的赞美让她有些飘飘欲仙。这段日子,小可爱的一些行为惹得同学们都不太喜爱她了。 事件一:一次语文课上,我组织小组间的朗读竞赛,由其他小朋友给朗读完的小组打分。小可爱在第一组,她们组得了四分。其他组轮流朗读,其他小朋友纷纷打出了三分、四分、五分不等的分数,而小可爱从头至尾都只打了三分,我正疑惑是不是小可爱对朗读水准要求比较高,其他同学的表现没有达到她的期望值,所以给分才不高。这时轮到了最后一组朗读,最后一组小朋友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我心想这下小可爱应当给个高分了吧?没想到她还是只打了三分,小可爱所在的第一小组中的一个小朋友给最后一组打了最高分五分。只见小可爱扯着嗓子叫道:“你给他们打那么高干嘛呀?!这样他们就要超过我们组了啊!”那个小朋友被她的气势吓到,或许也碍于她“好学生”的权威,嗫喏着没有出声。 事件二:班级里正在进行着语文考试,小可爱和她的同桌坐在一起,突然她大声吼道:“老师,他抄我的!”语气凿凿,信誓旦旦。只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又看看她的同桌。这个男孩子是我们班头一号调皮鬼,平时老师和同学们都常常批评他。只是这一次他眼神清亮,直视着我没有半分躲闪,坚定地说:“老师,我没有。”他的眼神让我动了恻隐之心。我将他们二人的试卷收上来,询问小可爱他看了哪一题,她指着一道选择题说:“老师,他一直看我的!我改一个,他就改一个!”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小可爱的答案是A,小男孩儿的答案是B,若说是抄袭,未免牵强。只是小可爱仍在不依不饶,那个男生低垂着头,似乎以为老师会偏袒学习好的孩子,他默不作声,我的心沉了沉。 事件三:有一次学完作业,我请同桌互相检查,小朋友们都在认认真真为自己的同桌检查,就在这时,小可爱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想帮XX检查了,他的字太丑了,我看不下去。”那个当下我有些生气,劝她无果后让邻座的小男孩帮小可爱的同桌检查,这时小可爱却不依了,嘟着嘴说不愿意,过了一会儿又想把小男孩的本子抢过来自己检查。小可爱质问说:“我能帮他检查出错误,你能吗?”邻座的小男孩几番坚持却还是把本子给了。看到这儿我皱紧了眉头。 第二天,我就找来了小可爱,慢慢疏导她正确看待荣誉,正确处理与同桌间的小矛盾,细心发现他人的长处,并赞美他人。渐渐地,她改变了许多。小可爱还是从前那个眉眼弯弯的小姑娘,还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可爱。 许多时候,我常常在探索怎么样处理这些孩子看待他们眼中“好学生”“差学生”的眼光,怎样处理他们对于荣誉的过分在意,怎样教会一个在家里骄纵的孩子学会谦让。或许在他们心里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就是老师的表扬和学习成绩。所以那个明明敢于表达自己对他人赞美的男孩,才会嗫喏。所以那个明明没有抄袭却被污蔑的同桌男孩,才会沉默。所以邻座的男孩才会在几番坚持后放手。我已然意识到这或许是我没有关注到。成绩好的学生会因为成绩优异,会因为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产生凌驾于其他孩子之上的优越感。 有次班会课上,我想表扬一些为班级服务,并且做服务时认真细致的同学,我问问他们你觉得老师该表扬谁呢?孩子们说的都是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学生。 上一周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个班会,主题就是发现身边的好榜样。我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优秀的人,他们或者是学习优异,天赋异禀;或者是在一个方面有过人之处;又或者是受到所有人的喜爱和敬佩。他们自身的光环太过耀眼,就像是日月之光,在他们身边那些普通、平凡的人容易被他们掩盖光芒。但是日月有日月的光明,星星也有星星的光辉,我们也要看到身边那些不是那么耀眼,不是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同学,他们的身上也有许多值得敬佩、值得学习的优点,每一个同学都应当被尊重,被认可。 或许孩子们还懵懂,想不通其中深刻的道理,但从那以后,每一次评选本周班级优秀志愿者,有些“星星”们,也荣登其中。 我想,这就是无尽星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