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创意表达 做理性公民
——暨2017年“江浙沪写作教学名师大讲堂”主题研讨活动
11月9日,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初中高中写作的贯通研究”课题组主办,南京市东山小学承办的2017年“江浙沪写作教学名师大讲堂”主体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专家及青年教师展示课和专家沙龙、讲座两部分组成。
活动伊始,东山小学张继安校长发表致辞,向与会的专家领导和教师们介绍了东山小学“友善至善”的核心办学理念,以及在“友善用脑”教育文化引领下,我校在教育办学中取得的诸多成果。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接着,来自江浙沪的专家及青年教师献上了他们精心准备的展示课。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汪璐璐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上册《习作2:我的自画像》一课,她用孩子们的自画像和生动的下水文引领学生关注写好自画像的要点,并引领学生读范文,琢磨具体的写作方法;南京市江宁区骨干教师朱锦涛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习作2:写自己的长处》。课上,他通过对比“后裔”和“孙悟空”帮助学生明确特长的区别,继而带领学生研读例文,学习用连贯动作展示自己特长和用心理变化体现学习特长时自己波澜起伏的心路历程;特级教师吴勇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带领五年级的孩子们一同学习了《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教学中,吴老师将作文教学点精准定位为散点扫描和细节聚焦两种具体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尝试写作和互相点评中巩固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特级教师郑可来老师给六年级学生带来了一节充满思辨性的作文课,她执教的《小公民的理性表达》一课密切与社会网络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闻,学习如何客观、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课后,南京市晓庄学院王宗海教授分享了自己听课的感受,他先总结了作文教学中所要关注的问题,接着结合问题分析了四节作文的课精彩之处,赞扬了对任务驱动型写作模式和多感官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启发老师们关注写作教学时学科内整合和学科间整合的发展趋势。
展示课后,来自江浙沪的多位特级、骨干教师围绕“公民写作和创意表达”展开了精彩的教研沙龙。江苏省教研室特级教师张克中老师对此次研讨给予了高度认可。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荣维东教授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开展了《写作课程论重建与有效教学策略》的讲座,他详细梳理了中外作文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结合教学案例分享了自己研究的成果。
活动结尾,主持人总结了此次活动的经验,并鼓励老师们继续进行写作课题学习研究,为明年在常州举行的教学研讨活动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