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习作单元,读写结合促表达”
——(4-6)语文组教研活动(2)
一、主题:“聚焦习作单元,读写结合促表达”
二、活动方案:
(一)课例观摩:(40分钟)
1. 汪云洁老师讲座《浅谈统编版习作教学的教学策略》
2. 熊亚萍老师执教《麻雀》
(二)交流平台:(40分钟)
1.课前思考:结合本年段具体学情,谈谈如何上好习作单元。(周一前完成)
2.课后反思:这两节课对我的启发和策略调整。(周一课中完成)
(1)《麻雀》这一课例,为了达成“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说清楚的”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有哪些亮点?
(2)关于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你有哪些困惑?试着和组内老师交流一下,谈一谈相应的教学策略。
(建议:可以围绕如何处理好感受内容与体会写作方法的关系、如何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等方面思考)
时间:2019.10.28,下午1:40——3:40
地点:智慧教室
活动对象:4—6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课例观摩+讲座+研讨
三、其他过程性材料: 2019年10月28日下午1:40,中高年段的语文老师齐聚在六楼智慧教室,以“聚焦习作单元,读写结合促表达”为主题进行中高段语文第二次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由语文教研组长汪云洁老师解读习作单元的编排特点,分享专家的教学建议。接着,中高段语文老师认真观摩由熊亚萍老师执教《麻雀》的课例。熊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着手,让学生们的感悟和体会都很深。根据课后习题,进行教学过程的穿插,既符合习作单元的教学要求,又使教学过程层层推进。 然后,中高段语文老师针对两个研讨主题分年级进行组内交流,并派出代表发言。四年级的孔令娟老师、五年级的吴云平老师、六年级的马婷老师分别针对这两个主题,反馈汇报了本年级组老师的观点。最后,汪云洁老师邀请专家庞芳老师给大家说一说:针对《麻雀》课例,习作单元基于“写清楚”,精读课文该教什么。经过研讨,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围绕要素,从阅读到表达 1.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专门指向表达的,着重引导单元中与习作有关的语文要素,从读中学写、体会写作方法。在理解内容、积累语言等方面不做过多要求,对课文中的生词、学生只需初知大意,一般可在初读课文后自主认读,在每节课结束时集中指导书写。 2.习作例文的教学不需要过多地涉及字词、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学习、模仿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写法上。 3.名家名篇一旦纳入习作单元作为精读课文,它的主题性、文学性就暂时隐退,凸显其指向习作的单元语文要素。 二、整体观照,从单篇到整合 1.习作单元体现了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设计的特点,要将单元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性教学。 2.要让学生明白,习作单元只有一个学习任务,即写一篇习作,所有的内容学习都是服务于本次习作,在教学时要设计单元整体的教学思路,处理好单篇和多篇的关系,处理好单篇与单元的关系。 三、循序建构,从感性到理性 1.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学生从名家名篇的阅读过程中习得写作知识写作方法,这是形象地感受学习。 2.“交流平台”采用对话形式,梳理归纳写作知识与写作方法,这是抽象的理性学习。 3.习作单元的教学应该按照教材的编排,将写作知识与方法在感性与理性间反复交融与建构。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中高段的语文老师明确了习作单元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策略,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