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语文二组日记4

  • 发布时间:2018-01-29 12:49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73

教学日记()

侯丹

二年级的字词是语文学习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只靠课堂上的学习,能记住这些生字词还是很困难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是超强的,于是每天中午把书上的生字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准备一本摘抄本去抄写这些生词,每晚回去后再默写这些生字词,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字词掌握会更加牢固。

关注班级管理

何静雯

青研班最近开展了一次班级管理培训的讲座,其中庞丽老师的讲座带给我许多启发:她围绕“心、信、新、幸”四个主题,分享了她的班主任之路。“心”——用心。庞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用心,为了让学生在日记中多些真情实感、言之有物,庞老师鼓励他们多写班级管理的趣事、问题、烦恼,与老师交流自己的心里话,渐渐地庞老师慢慢走入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通过与学生的点评互动,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信”——信任。面对家长,庞老师的法宝是微笑加耐心,有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小事化了。除此之外,她还充分发掘了家委会的资源,不仅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还能解决一些突发的事件。“新”——创新。课前的三分钟怎么利用?庞老师富有创造性地将这三分钟用在了让学生介绍课外知识上。高年级的孩子更需要汲取书本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庞老师让学生们介绍一些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课外知识,并及时地把学生的表现反馈到家长群中,既表扬准备充分的学生,又能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形成良性的互动。“幸”——幸福。讲座的最后,庞老师感慨道成为这五十七个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从庞老师幽默的谈吐和从容的管理中,不难感受到她的幸福,但这幸福背后也是极具智慧的管理方法支撑着,十分值得我思考和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学生的纠错本

马婷

纠错本就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平时的学案中出现的典型性错误抄下来,“粘贴并整理编辑在纠错本上。笔者认为纠错本建立时要进行分类,方便以后的查看与复习;要定期整理,留下有疑问的题目。纠错本建立后,要定期翻看,并与老师、同学互相交流,直至将这些错题完全掌握。纠错本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是教师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研究学生的重要依据,更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

别嫌这样的每天积累很烦,但真做了,好处可不少啊。把自己做错过的题一题题抄在本子上,平时多看看,以后再遇到相似的类型,思考起来的速度就会快很多,效率也会很高的。而因为积累的题目多了,各种题型都被包括在其中,复习时或者要找题目做练习,就不必再翻学案了,直接翻翻纠错本就行了,有了这纠错本,翻看起来就更方便快捷。

虽然这纠错本好处不少,可你也别觉得做这纠错本很容易,其实,这纠错本也讲究方法技巧呢。首先,要把纠错本上的题目分门别类地整理好。然后把解题写下来,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接着,就是在一些难题和重点上打上记号,翻看时可以加深一点印象。当然,纠错本也并非都记自己的错题,也可以把那些容易错,自己侥幸做对了或者没有弄懂的题目记下来,当然如果你对这道题很有信心了,那也大可不必浪费时间抄上去了,只要多去巩固就可以了。而反之,那些你错了的题目,你是懂的,只是因为粗心或者一时疏忽而做错,也不用抄上去了,只要在做题时更加认真仔细就行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抄错题目,不然可就功亏一篑了。知道纠错本的不易了吧?
    不过,也别把纠错本当成累赘,想的太复杂,每天利用空余时间抄那么一两道题,效果可真的不错呢。你如果真正做了,也花不了你多少时间,而且又顺带复习了一遍,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为什么不试试呢?今天你花功夫做了,说不定明天就有收获了哦!

提高班级成绩的几点想法

徐广凯

一、争取家长积极的配合老师。近年来在社会上流行的新的读书无用论很盛行,特别是笔者所在的农村。我曾遇到一个家长,他多次要女儿中途辍学。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一个女孩子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成绩又没有在年级的前三名。即使初中毕业后也是到外地打工,不如现在就出去打工。现在读书每年我要供她几千元,如果去打工倒可以补贴家中几千元,一进一出那可就是一万多。最终经过我给他做的大量工作,还是留在了学校。另外有部分家长的想法是我的孩子成绩不好,叫我们老师不要为难自己的孩子。直接跟我们老师说是来混个毕业证的。今年我们针对这种情况有效的开展了家长学校工作,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家长讲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有部分家长的观念有所改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老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那就不可能学生的整体成绩不提高了。我为了使学科教学更生动一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课堂上趣味性要强一些,如我在数学课上讲数学史、做数学游戏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利用英雄、名人的求学事迹来教育学生。我在200812月开展了一个活动:学习神7航天员的事迹。特别是我讲到航天英雄刘伯明的中考英语曾得零分,我给学生一起学习了他的事迹。原来,刘伯明初中就读的农村学校,当时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的英语老师,所有学生在中考时都被英语拉了分。但即使是在一门没有分的情况下,刘伯明也考入了县里的一中。 刘伯明进入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上格外下功夫。父亲刘志生说:他连走道、干活时,都在背单词。到了高三,刘伯明的英语已从弱项变成强项。即使是现在,在航天员队伍中,刘伯明的英语也是最出色的。学生很受感动,纷纷说:我们现在的基础要比刘伯明好的多,另外我们之所以各课成绩不理想还是自己不够努力。今后我们要向刘伯明学习,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路曼

大雪落下,天地茫茫。人烟稀少,极其孤寂。柳宗元写过这种孤清与寂寞。然而,对雪的孤寂描述得最好的,还是张岱,见《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友学课堂《灯笼果》教学反思

荀慧娟

课文主要从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讲述了灯笼果,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

在课堂开始前我利用水果游戏进行导入,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直接过渡到今天的学习。

因为学生对灯笼果了解不够,所以这堂课我主要围绕观察图片来了解它的外形像灯笼、颜色是金黄色以及它的特点是软和味道美味。

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朗读来读通读顺课文内容,感受灯笼果的各种美,并精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灯笼果的纱衣什么时候开始生长?样子怎么样?初步感受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

对于灯笼果,包括我以及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了解。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我搜集了大量关于灯笼果的资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