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友学 善学 乐学
二、活动方案
1.内容:友学课堂展示课《角的分类和画角》
2.时间:11月29日
3.地点:四(10)班
4.活动对象:四年级数学老师
5.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11月29日上午,我们组郭老师上了“友学课堂”的展示课,内容是《角的分类和画角》。在欧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组成员一起参与了这项活动。《角的分类和画角》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对锐角、钝角和直角有了初步的了解。
郭老师的这堂课,教学流程很清晰,更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旧知基础。实际上,郭老师是在两个“区分、分类”的主线上进行“角的认识——钝角、直角、锐角”这样的教学流程。首先,郭老师在考察学生旧知掌握情况时,设计了一道“判断题”——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这个环节,主要是快速铺垫,是对“角”的一般化概念的复习。在这个一般化概念的大前提下,我们要进行在分类,才可能产生不同的分类标准,这才有了“按角的大小分——开口大小来分,分为钝角、直角、锐角”这样的新知探究必要。其次,郭老师放手学生自己找出特殊的角。用意在于对角进行分类。分类总是有标准的,而在学生尚未明确知道、理解标准之概念时,他们是凭感觉表象去进行分类的。所以,郭老师此处环节甚好,可否更宽阔的引导设问:请同学们自己分分类,再讨论交流——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可能学生的分类就更加丰富了。
本节课,郭老师较好的展示了“友学课堂”的特色,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