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阅读策略,构建思维课堂
——记高段语文组教研活动2
致力于深挖教材,关注于阅读策略,调动起学生思维,构建起灵动课堂,东山小学高段语文组于2020年11月9日下午开展“依托阅读策略,构建思维课堂”教研活动,重庆万州的老师也加入到我们的思考与研讨之中。
教研活动的第一部分是观摩俞梦雅老师所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牛和鹅》。俞老师关注于本单元“批注”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范例批注,寻找到它们言简意赅、批于文章空白处的共同特点。指导学生可以将长文章读短,通过理清牛、鹅、我的关系来梳理文章情节,并引导孩子聚焦“我遇见鹅”和“我被鹅袭击”的片断,先扶后放,一边批注,一边体会“我”的心情,落实批注策略的感悟与使用,将“有体会”、“有疑问”、“有启发”三个角度的批注渗透在教学之中,让学生有方法地进行思考,有策略地进行阅读。
课例观摩之后,各年级语文组就“如何有效运用阅读策略,调动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四年级组的时燕老师强调精选策略,因地制宜。针对于不同的文本,选用合适的阅读策略来指导阅读。关注于学生的内在需求,寻求基于学生的有效的阅读策略。同时着眼于策略的有效应用,强调必要的练习巩固,将理解与运用充分结合。
五年级组的项春芹老师和孔令娟老师针对五年级教材中的“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进行了分享。从“结合教材提示”、“融合习惯的养成”以及“找到切口”三个方面落实指导训练,并切实基于可操作的经验分享,强调一读不回读,注重连词成句,二读关注提取信息,三读结合批注来深入理解,将课内外相关照,提升学生能力。
六年级组的李洁老师关注于三个年段的阅读策略,对于批注策略的使用提出了更为明晰的角度渗透,对于提高阅读速度策略的使用着眼于“带着问题读”、“整体认知”、“浏览与预测结合”、“准确扫视”的明确方法指导,基于学生已有的策略经验,有效地指向有目的地阅读,引发具有体系性的阅读策略思考。
活动的最后,汪云洁老师做出精彩总结。关于阅读策略的教学,一是要强调厘清内涵,指向明确。在探讨“阅读策略”的训练之前,老师有必要先弄清这种阅读策略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先谈是什么,再谈怎么做。二是要循序渐进,扎实训练。阅读策略的习得一般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一般是“认识”、模仿、实践、迁移这四个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开展阅读策略教学,引导孩子深入理解策略的使用方法。三是要内外联动,提升素养。所有的阅读策略都是为发展学生积极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服务的,这种能力的培养光靠课本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去巩固夯实。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来指导学生运用这个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课外可以通过同题材推荐阅读,读书分享等活动内化提升这种能力并养成习惯,最终让我们的学生逐渐成为成熟的,积极的阅读者。
本次教研活动,让高段的语文老师对于教材的阅读策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针对于不同策略的教学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为切实有效地落实策略教学扬起风帆,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推波助澜。活动在满满的收获中落下帷幕。(陈婧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