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实”教研活动后记---各备课组活动反思集

  • 发布时间:2016-09-30 14:45
  • 发布人:
  • 撰稿人:数学教研组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504

第一次的数学教研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数学核心素养”这个话题和朱老师的讲座却依旧萦绕在心头。感谢以下六位老师,分享了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感悟和收获。

1

为孩子播下核心素养的“种子”

   抽象、推理和建模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思想。通过抽象训练,学生从量或形的视角,去观察,把握周围的现实事物。面对错综复杂的现象,能主动舍去非本质属性,提取本质因素。这些学习活动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基础训练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数学思维方法的孕育成为教学的线索,以其美妙引发心灵的震撼,为孩子播下核心素养的“种子”。在“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中,教者常将目标定位于认识直线,射线和角的特征,却忽略了形式背后的教育意蕴。实际上,“抽”是思想,是这节课的灵魂。在教学中,欧老师从发射器,引出线段,射线,比较异同;从金箍棒的变化,抽象出直线。在认识生活中线段、射线、直线这个环节时,更由数轴引导学生认识直线,由于直线时无限长的,所以数有无数多个。最后,在小结时,老师更是做足了功课,有不同的知识点,相关联形成直线,更让学生抽象出对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理解,对本节课的知识也得到了升华。 

                                                       (二数   戴庆花)

 
                                   
2

926日下午,在数学教研组的活动中,有幸听了欧老师的一节课《射线、直线和角》,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素养不再是言语中的,更多的落实在课堂之中。

一.寻找特点,通过直观体现

欧老师运用了很多生活中的“教具”、生动的小动画、卡通的情景等,让知识真的被学生“看见”,例如在寻找射线的特点的时候,欧老师请来了“发射器”,通过喷水的方式,将线真切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课堂就是朱宇辉老师所说的:“我们要让数学教学有点意思”。

二.掌握特点,也要知道价值

 本节课知识点较为琐碎,既要总结关于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也要知道关于角的组成和标记。欧老师在讲清楚这些知识点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了学习这些图形有哪些价值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这样的课堂不枯燥,也将数学知识点生活化、实用化,真正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

三.知道特点,也要学会整理

分析与整理的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欧老师将它渗透进了数学课堂,在杂乱的很多特点中,让孩子去归类、缩减,既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下次再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自己去主动整理和归类了。

在课后,我们还有幸听了朱宇辉老师关于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的讲座,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堂,它们是生动的,孩子们是真的在学习。这也提醒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孩子们真的学习,这不是口号,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与落实。

                                                       (五数   曾佳)


3

926日在我们学校报告厅举行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我认识到了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它体现在十个方面:创新意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应用意识,模型思想,推理能力,运算能力,数据分析。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欧晓方老师执教的《直线、射线和角》这节课,欧老师利用激光测距器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她充分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将空间观念转换为具体的模型。这是非常精彩的一节好课!

   最后市教研员朱宇辉老师给我们详细的做了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的讲座。他给我们举了几个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例,每个教学案例都充分体现出授课老师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运用。从朱老师的讲座中我也深刻的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希望能够多多参加这样高质量的活动,这也是我们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最好方式。                                                          (一数   朱洁)


4

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总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收获,引发很多思考:

1.培养核心素养,建构常态课堂。朱宇辉老师说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生长“力”的场所,“学习力生长”的课堂基石是有效,追求的是数学素养。把握教材、挖掘教材,把握学生、吃透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构新常态课堂。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到课堂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2. 回溯教学之源,叩问数学之真。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视角看欧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设计,欧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紧密围绕“图形特点”和“图形价值”两方面,教学中能有意识的注重聚焦几何直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观察思考,体验、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更丰富,更完整,力求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真学习。从教学中我们能体味到欧老师的思考和思想。

总之,只有在每一节常态的课上,一点一滴的关注,才有一次次的改变,才能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核心素养在课堂,让数学思维看得见,让数学教学有点意思,让数学伴随孩子们走得更高更远。

                       (六数   王萍)


5

周一下午,我随大家一起参加了以“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中欧老师精彩的课、朱老师生动的讲座都让我收获颇丰。

   活动虽然告一段落,“数学能伴随孩子走多远?”这个问题却久久萦绕在心间。今天的活动让我认识到了,如果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仅仅是掌握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学会了基本的生存技能,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朱宇辉老师讲座中的“生长”一词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学生是不断成长的生命体,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石,数学素养提升应该伴随学生的生长过程。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获得对生活事物逐渐深入的认知,学生需要在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中锻炼意志品质,还需要在体验、感受中掌握学习技能和方法。今天欧老师的这节课里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知了生活、在交流思辨中经历了学习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获得的不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吗?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高效的课堂,更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扪心自问,感到任重道远!

                                                         (三数   曹小康)

 


6

“数学素养”一直是备受大家关注和争议的一个话题,它不是指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一直以来我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总感觉是“雾里看花”不知道如何去实现它。

欧老师给我们上一节很好的示范课,《射线、直线和角》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欧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紧密围绕空间观念来设计,围绕图形的特点和价值。把射线、直线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很好的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核心素养。

市教研员朱宇辉老师更是给我们指名了方向,“雾里看花”的核心素养那是学者们研究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紧密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十个核心素养,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的落实。目的是要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生长“力”的场所,让数学课堂成为有效、有内涵的课堂。给学生提高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学生们在数学课堂里在学习、真学习、自主的学、自然的学……

                                                        (四数   周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