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协作 夯实基础
——记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第六次活动
一、主题:
“六”人协作 夯实基础
二、活动方案:
内容:1.组内课 2.复习研讨 3.口算比赛
时间:12月10日、17日、19日
地点:一(8)、102办公室、各班教室
活动对象:一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上课、研讨、比赛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一>组内课
计算是一种技能,好比游泳,掌握了游泳的方法,如果不亲自下到水里练习,也只能到河里喝水,只有游的多了,才能游的快,轻松不累.凑十法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掌握利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重要,“凑十”的过程是思想的过程。
1.以古引新,激发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吴老师通过介绍古代数数,手指计算引入“凑十法”,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2.经历比较,再次感悟
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吴老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本课在设计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会必要的知识后,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让学生看到图说说图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尽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赞!
<二>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学初计划,我们制定了复习计划,进行了分类复习,具体如下: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2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口算比赛
口算是孩子必备的技能,12月19日,我们一年级组进行了口算比赛:10分钟,100道题,到时间收卷,按正确率评选。从比赛结果来看,孩子全对的很多,但也有少数孩子有待于提高。
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学期里,我们团结协作,充分利用QQ群,有疑惑一起研讨;有好的建议一起分享,重视口算,夯实基础。新学期,再接再厉,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