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分类在指尖 文明驻心间”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垃圾分类公民法治项目实践活动

  • 发布时间:2021-10-21 11:09
  • 发布人:徐广凯
  • 撰稿人:徐广凯
  • 校对人:郭春芽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231

一、主题:分类在指尖 文明驻心间道德与法治教研垃圾分类公民法治项目实践活动

二、活动方案

内容: 

1.垃圾分类公民法治项目实践活动

2.上课

3.研讨及社团工作布置

时间:20211010

地点:六楼智慧教室

活动对象:东山小学德法组全体教师

活动形式:研讨+交流

三、研讨记录:

顺应法治教育时代要求,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重要举措。本次线下研讨、布置活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指导思想

法治是现代制度文明的根本标志,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规划了法制建设的蓝图。习主席强调:坚持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本组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卡开展公民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活动流程

1.开展“分类在指尖 文明驻心间”的主题教研

2.开展“分类在指尖 文明驻心间”主题教学活动

3.明确本学期“分类在指尖 文明驻心间”的公民法治教育实践项目的开展和组内教师法治项目社团实施计划和安排

(三)活动研讨内容

      在活动开始,首先由徐广凯老师就前两年我校和本组开展的“垃圾分类”主题下的垃圾分类文明校园创建和垃圾分类项目实施所得经验和取得成果,并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为组内成员再次强调垃圾分类”项目继续实施的必要性和长远意义。接着王蕾老师和徐广凯老师以垃圾分类主题开展了两节公民法治实践项目课为学生梳理公民法治实践项目的活动安排,并明确每一次活动开展的要求并布置相应小组利用周末开展公民法治实践项目的要求,最后组内成员根据法公民治教育实践活动指定计划并完成相应社团备课分工计划。

 

本次法治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法治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明确守法守规是每一个法治国家中公民的基本意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坚持依法办事。只有让学生到社会上、社区里、亲自去听一听、查一查、看一看、亲自去感受、去体验,这样获得的信息才更深刻,才更有助于他们能力的提升。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建议、写方案,可以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人的一言一行,关注身边的环境,关注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了使垃圾分类工作得到更好地发展,开始推广撤桶并点 + 定时定点垃圾收集新模式,建立健全校园垃圾的分类制度,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环境,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提供充足保障真正做到“分类在指尖 文明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