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青年教师徐薇听课反思(3)

  • 发布时间:2019-05-30 13:24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729

听郭春芽老师《小壁虎借尾巴》反思

徐薇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

一、创新词串,随文识字

郭老师在明确了“为什么借尾巴”的问题后,将“小河边 大树下 房檐下”、“小鱼 老牛 燕子”、“姐姐 伯伯 阿姨”、“拨水 赶蝇子 掌握方向”4组词串分别出示,引导学生发现每一组之间的关系,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讲清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二、由扶到放,授学生以渔

这篇课文的3、4、5段是并列段式,并且以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展开。郭老师重点指导第三小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壁虎、小鱼和旁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演读相结合,培养孩子们边读边想象的阅读能力,和感受语言文字美的感染力;然后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学习第4、5小节。在自学的时候,想一想为什么它们不借尾巴给小壁虎?

最后把这三段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发现构段方式的共同点,为下面“续编故事”做好铺垫。

三、以读为本,训练语感

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因此,教学中,郭老师采取不同的朗读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朗读,多种方式的朗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四、以演促读,理解文本

表演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在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表演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反馈。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感和想象能力,也起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五、拓展延伸,培养表达能力

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进行续编故事,这样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

听完郭老师的课我感想很多,也对自己同课异构教授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和反思,今后,我也会将这节课学习到的心得感悟融合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一课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