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陈佳佳听课反思
2019年5月16日,江宁区2018年入职小学语文新教师见习期培训在美丽的天景山小学举行。通过几次新教师的培训,我收获颇多,也成长不少,对我的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多的启发。接下来我主要谈论一下对此次培训的心得收获。
此次培训以“活动单导学”为主题,分为两大环节。一是课堂展示,二是讲座部分。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首先,我们聆听了由马露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这节课主题明确,层次分明。在初读课文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字你容易写错,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巧妙地将课堂上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再读课文环节,由“我舍不得这棵树”入手,设置疑问,通过探究活动“香樟树的特点”,“香樟树的高贵品质”,让学生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感受香樟树的蓬蓬勃勃的生命力,香气永存,香味驱虫的品质。最后,再次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感受宋庆龄对于这两棵树“舍不得”的情感。
接着,郁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水》。郁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字词句教学衔接自然。在字词教学环节,抓住文中的几个多音字,教会学生多种多音字注音方法。再读课文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用几个字的词语概括文章大意来初步掌握文体脉络。由“忆缺水之苦”,“品雨中之乐”两个活动,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一种衬托的写作手法,以“乐”写“苦”,明白水的珍贵,感悟文中“水,成了村子里最宝贵的东西”这句话。
在观摩完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课例后,马老师和郁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活动单导学的魅力。郑楠老师带来的《活动导学,助力活力课堂》的讲座,以“景慧”活动导学的内涵,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活动单导学如何开展,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等。
通过今天的培训,收获很多,感受颇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可以更多的尝试活动单导学,让每一学生都高效得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