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6~9各数的教学反思
丁羽 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
恰逢学校对新教师的视导,正好有机会上了一节《认识6~9》的课。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的手势来复习1~5,通过复习导入认识6~9,观察主题图一步步引导学生观察,通过提问将旧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联系,初步感知6~9。如:有几个小朋友在等待”套圈”?连同正在玩的1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在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初步感知了数字后,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字或者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如:我有6支铅笔。小朋友们在汇报的过程中童言趣语十分天真可爱,也有的小朋友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大量的生活中的数字的经验积累之后,小结不管数的是哪个物体或是人,只要是6个就可以用计数器上的6颗珠子表示。同时在计数器上拨珠。随后说明用数字表示就是6.从大量的生活经验的感知中抽象出6来。
在初识6~9后,用想想做做的第1题“看数涂色”在具体感知6~9的数量。涂色过后请学生观察有几个涂色、几个没有涂色。为后续分与合的教学做铺垫。
之后是写法的教学,先请学生观察数字像什么形状,然后在日字格里示范每一个数字,并详细说明起笔、运笔、落笔的笔顺和注意点后,请学生在书上描写仿写。在巡视过程中我忽视了学生们的握笔姿势和写字的坐姿,应该多加题型。
写法教学之后顺势教学6~9的手势,放松一下学生们的大脑,活动中请小老师来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观察尺子明确0~9的顺序,明确尺子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同时请学生们观察尺子上某个数前后是什么数,两个数之间有哪些数。
巩固练习从想想做做第2题开始,“看数接着画”,请学生可以从已有的图形开始一个一个数着往后画,能力强的可以直接说出还要画几个。画完之后汇报,原来有几个,我画了几个,合起来就是几个。“3、看着直尺说一说,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有两种方法,一是学生已经想出来的:数一数两个数字之间有几个数字;二是我预设的但并未生成直接揭示的,数一数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格子,为后续的加减法做铺垫和渗透。
这节课在正式上之前有试上一次,夏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首先不要忘记板书课题,其次在课堂纪律方面如果有小朋友随便说话要采取停下来等他的方式来整理课堂纪律,而后是要强调在0~9的书写里只有4、5两个数字是两笔写成的,还有就是想想做做的涂色请小朋友们用粗一点的水彩笔来涂色会更加节省时间。在试上之后,我有机会还听了一节夏老师的课来学习,我发现我忽略了学生们的坐姿,强调7的落笔不顶格。同时夏老师对课堂和学生的把控是我需要长期学习和努力的。
在视导之后,听课的老师和领导们也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在教学节奏上不宜过快,对学生的坐姿要重视经常记得提醒学生们,备课时不能仅仅备教材,也要备教学目标和备学生。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也要有思想的渗透,在数学的教学中要有理念的指导。
我在这节课后收获很多,首先是我发现一些重要的细节我在上课时是忽视了的,如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在夏老师的提醒下我是预备在课堂上提醒学生的,但是事实证明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平时没有重视和渗透的习惯,果然我在课上还是忘了,在张校的提醒下我才提醒了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要渗透和重视起来学生的各种习惯的养成。低年级的学生正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要把握好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养成各项良好的习惯。
第二,我一直有个不是很好的习惯,重复学生的回答、反复说要求,这在课堂上不仅仅会占用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的不耐烦,这个需要时刻提醒自己逐渐改正。
第三,在课前我其实是学习了杂志上关于数的认识的相关理论的,但是在备课和教学时我并没有注意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将其运用和指导自己的课堂,这方面需要加强学习。
第四,在三周的教学下来,我发现对于课堂的把握单纯的批评和单调的表扬是收效甚微的,在批评和表扬中将自己的要求和学生说清楚才是行之有效的,同时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作用要大于批评,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鼓励学生,同时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生涯的开始就对数学有个好印象,以后能慢慢喜欢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