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组内课
侯 丹
上周我进行了组内课的展示,课题是《南极的主人》。因为上学期的组内课展示并不成功,所以这次我很紧张。上课之前,我不停的修改教案和课件,为了符合低龄段的特点,我在课件中加入了一些小动画和简单的健脑操。
到了展示的这天,上课之前的早读课,我和我们班孩子反复强调了上课纪律,一定要让听课的老师看到他们的活力。上课铃声终于响起,我忐忑的开始了一节课的教学,当我讲到小企鹅形态和他丰富的动作时,小朋友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他们积极举手想到讲台上来展示表现自己。
特别是我们班的蒋小朋友,他是一个特别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上课之前,我叮嘱他一定要好好表现,结果上课时他真的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坐得特别端正,大声的朗读课文,兴奋的跑到讲台上表演小企鹅,把前来听课的老师们逗得哈哈大笑。
组内课汇报完毕后,李老师和沈老师都表扬了我的进步,以及提出了我的不足。只要认真去对待一件事,总是会有所进步的。
时间,你慢点走
时燕
三年的成长,好快好快
陪伴不多的日子里
我想看到更多更多天真的笑脸……
大会一天一天的开,小会接二连三的来,我们都知道六年级,质量很重要。于是,课间,孩子们戏耍的身影越来越少。于是,晚上放学的时间越来越晚……
想想自己的儿时,还是有意思的。作业写完了,可以跳皮筋,可以扔沙包,可以玩方格。暖和点时,我们抓过小蝌蚪,再热些,我们掉过龙虾……
无忧无虑地就是一个孩子。
这样的快乐也许他们没法感受,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可是,都应该快乐,不是吗?
喜欢看他们欢腾的身影:
石头剪刀布适合大长腿,踢毽子是姑娘的最爱,下下棋也很有意思……有一种幸福是:我在教室改作业,娃儿们在外面玩游戏……
第一次接触了一个小桌游,虽然智商被碾压,可是动脑筋的感觉还是很欢乐的。想着可以让他们在课间也玩玩。默默地在淘宝上买了一盒,准备奖励给表现最棒的小组。可娃儿们告诉我,老师用便利贴也可以的呀,就喜欢他们一脸聪明的样子……一大早明明有很多事,我却在那忙得不亦乐乎。中午,我们开始了,简单说了下规则,娃儿们就秒懂了。都是一群小鬼灵精,眼珠一转,从容笃定,有啧啧赞叹,也有悔不当初……
这个雨后初晴的中午,在教室里,有风,有阳光,有欢声笑语。是的,六年级,我们也很快乐
范读二三事
何静雯
上周末,我去观摩了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这场活动中,见识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当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这之中,给我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最大启迪的是讲故事与才艺表演中的朗诵环节。初初工作的近一年,在课堂上我的语言较为平和,缺少应有的起承转合以及抑扬顿挫,在语言渲染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因此我想在教学语言这块儿多多锤炼。
这一次的讲演故事中,我最为欣赏的是来自黑龙江的一位语文老师,她选择讲演的是一篇经典课文——《船长》。有别于其他老师的温情与亲切,这位老师带着些激昂与沉着,语调坚毅而又充满力量,抑扬顿挫地祈福声中将课文中船长的冷静、英勇与周遭环境的阴森可怖都通过朗读表现了出来。我第一次如此透彻地感悟到教师范读对于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
我想,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和感染。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之以读”、“读之以思”。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有时会感受到学生没有想读的欲望,当我问“谁想来读一读?”的时候,始终都是那几个热爱朗读的孩子举手。今天我选择了用“谁想和老师来比一比”的形式,不仅鼓励学生来挑战,也发挥了范读的引导作用,课堂明显活跃了起来。
今后,我还要多多锤炼自己的语言,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也期待孩子们能早早超越我。
西津古街
张益蓉
西津古渡。
念着这个名字,舌间亦染上清甜。那是江南的甜香吧?我轻轻念着,满口生津。 长长的古街,蜿蜒起伏在春日微暖的阳光下。青岩的路面,粗糙而显出几分简陋,折射着午后的薄光,愈发现出几分苍老了。那样的苍老里,就带上了一些破败而不愿落魄的贵气来。 葛藤拂拂,新绿的叶子附在好好的墙上,倒似从那些青砖石缝里长出的。那些砖石瓦木浸过清代的细雨吧?受过明朝的浅风吧?还是更远跟远的时候,有宋代的小雪轻轻飘落在长满青苔的门楣?而那些风霜雨雪,都滋润过远方云雀无意间遗落在浅浅尘土里的种子吗…… 仰视着天空那一缕蓝色宛若一匹丝绸从头顶缓缓铺去。高墙已将无垠的天空切割成眼前的蔚蓝,一如历史终将脚下这条路重叠:清,明,元,宋,唐……一眼千年。
是啊,一眼千年。青史如蜗喘,人世已尘埃。想象那些石板上曾走过千百年前的王公将相,布衣白丁,想象那些石缝里滴落过千百年前的汗水或者泪水,想象那些路檐上,千白年前有一只蚂蚁匆匆爬过,搬运黍米。
想象,脚下是时光在流淌。 有淡淡的檀香味浸润在晚风里,那样虔诚而纯净的味道好像不是来自路边的香炉,而是从每一块石头里细细渗出,细细密密,缠缠绵绵……融化在温柔的阳光里了啊……
突然,“吱~”一声,路边的住家门户推开,主人家推了自行车,车轮从石路碾过,发出闷闷的声响。 很久很久以前,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几百年,有很多车马从这条街走过吧?清晨,会有骡子拉着送水的车,牙牌在水夫腰间清脆的击响,于是整条街都醒了,然后卖豆腐的也来了…栀子话的香气沾了晨雾独自飘摇在少妇的鬓间……最热闹的时候呢,也许会有一位状元,骑着骏马,穿街而过,意气风发。马蹄子轻捷的踢踏,敲开了春闺深处的花窗,小姐从窗楞间偷偷望去,粉颊飞上两朵桃花……那又是一段旖旎的故事了。
再抬眼,已是满墙暮色。半边明亮,半边阴霾。古街又静静谧谧……
工作反思
熊亚萍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繁琐罗嗦。作为一名小学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确给我带来许多需要总结与反思的地方,在此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反思总结成以下几点:
一、常抓常规管理,初步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从早晨上学到放学,一日的常规是否规范、文明,影响到良好集体的形成及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从小事抓起,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期初,我就根据班中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如:红领巾校徽佩带检查员、两操检查员、班级卫生检查员、纪律检查员等。同时,我利用班队、晨会让全班同学讨论,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
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要圆满完成班级的各项任务,必须领导学生,信任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为了挑选出来的班干部成熟起来,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带好和管理好班集体,让他们真正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三、做一个以德服人、“人和”的班主任。
首先我希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因此在平日的教育中我非常注重德育的渗透,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我要让学生知道在他成才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公正”也是学生所看重的一项教师品质,因此对于所有的学生我都会一视同仁,当学生有进步时,我会及时做出表扬,而当学生犯错时,我也会做出合理的批评与教育。不会因为他成绩好而心存袒护,而对成绩差的学生抱有偏见。
其次,成为一名“人和”的班主任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当然“人和”的班主任也应该是有威信的,而威信并非凭空产生,是要靠自己树立的,以身作则,言教不如身教,良好的身教是树立威信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人和”的班主任又应该是具有亲和力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情感的,如果威信能使学生对教师敬重,那亲和则使学生对教师不会敬而远之,情感像一根纽带,把教师与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的工作中,用“爱”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当孩子表现好时,教师看似不经意地摸摸其脑袋或拍拍其肩膀、后背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鼓动。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会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速,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的重视与尊重。
四、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本学期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或是平时放学时与多位家长进行交流。
以上就是我个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得失体会。当然,我做得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投入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