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数学组周记(3)

  • 发布时间:2016-10-25 14:22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80

1021日上午第二节我在一(6)班执教了《10的分与合》这一课。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布置这一项作业---预习。我认为课前预习能够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其次,课前预习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再次,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会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10的分与合》这一课的例题是这样的,图上给了5串珠子,每串珠子上有十颗珠子,第一串上的十颗珠子已经被涂了一颗,说明了10可以分成19,10可以分成91。我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照着样子,用红色水彩笔有次序地涂一涂,分一分,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上课之前,我特地检查了孩子们的预习情况。我认为孩子们都应该会按照我的要求做好预习工作。我在班级里巡视了一圈,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按照了我的要求做好了,我还特地表扬了几位同学。但是我也发现了有六七个小朋友根本没有按照我的要求,他们把所有的珠子都涂上了颜色,这个就没有做到有序的去分一分,我在继续检查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位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两次数学考满分的学生也错了,当时看到这个之后我就很生气,就批评了这位学生,同时也顺便批评了其他几个有错的小朋友。我特地观察了这位小朋友,看到他被我批评之后的那种无辜的小眼神,顿时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我突然想到,他们只是预习,为什么一定要求他们是全对的呢,预习只是培养他们数学自学的能力,有错了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没有错还需要我们老师干嘛?孩子只要能知错就改就是最棒的!

直到晚上我还在想着这件事情,我反省自己,也让我想到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忍不住长篇大论,殊不知,在这样的长篇大论中,孩子真正听懂了多少,他愿意听到了多少。也许有些言辞还会令一些个性较强的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看来我真是要改改话多的毛病,尽量让自己的每句话都能简明扼要,让孩子在短时间内一听就懂。现在想想,其实有些孩子在犯错后马上都能知道自己哪里错了,这时,我就不需再强调哪里错了,而可以改用“探讨”的方法。和孩子平心静气的一起探讨“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让孩子真实的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与孩子一起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到那个时候就不再是老师要求孩子要怎么做,而是变成了孩子自己决定要怎么做。相信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觉自知,犯错的几率会相对降低。

    
也许,孩子犯错确实是在所难免的,关键要看我们老师如何对待孩子的每次犯错。帮助孩子在一次次“错误”中寻找发展的方向,是我们每个老师都需要认真去做的。
                   (朱洁)

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许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数学导入方法,有善于设疑者、有喜于归纳者、有惯于直奔主题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数学最终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越接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当然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乐趣。

我有幸听课了的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混合运算》,课本上的设计是通过男女学生的过河乘船来导入进行教学的。事实上我们有好多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乘船的经历,并且不懂“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的含义,因此如果老师直接引用课本上的例题进行教学,或许好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会很高,想当然效果不会太好。幸好我们鹿老师在备课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把学生的“过河乘船”改成“咱班学生坐汽车参观动物园”,这样一来,有好多学生因为有亲身体验,所以学习兴趣极高,课堂气氛宽松,不知不觉一节课下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

解决实际问题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应是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语,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数学问题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质量,使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吴雅琪) 

本周参加了现代与经典的活动,听到了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是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是以后进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圆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的基础。

课的开始,华老师针对他本节课的设计,出示三个思考给听课老师:1.最不好理解的是“面”还是“积”;2.怎么帮助学生从“一维”发展到“二维”,“线没有粗细”是怎么回事?3.15个左右的情景素材是不是太多、太碎、太杂?通过这三个思考可以清楚的看出教师对于教材理解的非常深刻。一节好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课的开始教师以一段凤凰旅游时织布的视频导入,让学生看视频想到积       从而引入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积线成面。让学生感受到同样粗细的线,线越多面积越大,这样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体会的更加深刻。之后的整个新授过程是以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的故事着手,设计教学素材,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获得新知。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一直特别喜欢听华老师的课,除了各种新颖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华老师特别尊重学生,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所需要的资源,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语也是针对性极强。

听完一天的四节课,每一位老师的课堂各有风采,让我收益匪浅。

                                      (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