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省、市、区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实施意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改革新成果,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益,促进“双减”政策在课堂上落地生根。2022年6月9日,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金陵微校进校园”专题研讨活动在南京市东山小学隆重举行。活动围绕“智慧教学 服务双减——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化活动”展开,全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通过在线直播平台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方峥嵘老师向全体参与培训的学科老师就本次线上教研活动主题作了简要介绍,并阐释了道德与法治法治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学科融合的重要意义。
随后,三位江宁区第十届新晋学科带头人围绕本次教学研讨主题进行了研讨课例展示。
南京市东山小学徐广凯老师执教了六年级第10课《我们爱和平》。上课伊始,学生通过“金陵微校”平台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徐老师随即呈现一组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同龄人生活的对比,引发了学生对“战争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的思考。学生通过利用“金陵微校”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包展开了探究性学习,在自主学习、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深刻地体验到战争危害了生命健康、阻碍经济发展、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摧毁了人类文明……激发了学生对和平的热爱与向往。学习活动中,徐老师巧妙地把金陵微校中的观点云、互动活动、投票和观点收集等功能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融合,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融合,提高了课堂效率。
禄口第二小学的汪丽霞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第13课《万里一线牵》。汪老师通过一段“太空课堂”的授课视频,引出现代通信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体验了现代通信的神奇。随后,学生们在“通信故事会”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生活中使用现代通信方式的经历与感受,促进学生深入感受现代通信的神通广大,生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之后,又巧妙地融入金陵微校的“趣味素材”和“投屏讲解”功能,通过一条“时间轴”开展了“通信排排序”“时光穿越”的活动,学生在有效的互动中不断打开思维,领悟通信发展背后蕴藏的是人们的智慧探索与科技发展,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未来通信发展的向往,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的姜雯艳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第7课《我们有新玩法》。姜老师巧用七巧板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体验创新玩法带来的新乐趣。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针对自己不喜欢的玩具设计新玩法,引导学生打破固有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整节课,姜老师不仅将“金陵微校”中的“拍照”、“投票”等功能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还使用了“小组PK”的互动评价方式,实时反馈学生的课堂行为,将平时难以操作的课堂评价直观量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凸显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位老师在课堂中充分将“金陵微校”平台功能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进行有机融合,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点燃学生的学科智慧,用智慧手段引领学生智慧成长,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螺旋式生长。
课例观摩结束后,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方峥嵘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以“‘金陵微校’教学环境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提升的实践探索”为主题的沙龙研讨。大家结合课例围绕“金陵微校”环境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大家认为“金陵微校”平台优化了课程学习,在使用中需要关注应用技术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考虑技术应用的时机性,要从教与学的需要出发促进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