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女教工读书征文获奖作品(六)

  • 发布时间:2017-02-22 15:01
  • 发布人:王爱勤
  • 撰稿人:王爱勤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742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南京市东山小学    张虹

最近,在中央台的一个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遍全国。这让我又将于丹教授撰写的一本书《重温最美古诗词》拿来再次拜读。不觉得又一次感受到中国诗词的美。

这本书将大家的作品按照春风飞扬秋思浩荡明月千古斜阳晚钟田园林泉登临况味剑啸长虹诗酒流连八个部分,将大家的作品按照这样的主题分类来点评了名家的诗词美。

开篇就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由春字开头的成语极多,由春字为主题的诗句也是极具韵味。连我们去询问老人的年龄都是春秋几何。古人为描写春的诗句也是随手拈来,有的是我们小时候就背诵起的,至今朗朗上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小的时候背诵起的诗句,背的是一个任务,从来没有去仔细品味诗人当时写诗的背景与心境,由于教授点评后,更加的有感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诗句我们今天才回去停下来看看身边无处不在的杨柳,如此这般平常却被使人写的如此诗情画意,我们在逝去的光阴里有多少时候是驻足观望如此的美景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原来这样的诗句是描写的美丽的西湖,西湖的美,不仅古人如此看重,我们的国家不也如此看重。在诺大的中国,将G20峰会这样重要的世界性会议选择在美丽的杭州,在美丽的西湖上举行了盛大的晚宴,这也是看中了西湖的水面初平云脚低的西湖美景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多好的诗句,只是诗人白居易六十七岁的暮年时光写出了《忆江南》这么好的诗句,原来我们四处开车游走的江南诸多美景竟是如此惹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我们还要加上现在后人为美景的添砖加瓦,新的元素与旧物相衔接,让自然景观显得不那么脱节。看来古人对今人的影响还是至深的。

最为有意思的是被古人借物抒情的一个物就是柳条。贺知章的《咏柳》、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等等。古人借助了柳的形,还取了与一样的谐音。借此来抒发诗人的寄托哀思。是呀,现在的城镇化建设,让我们极少见到柳条,见到也是在一些景点啊,公园之类的地方了。人们也不会遇到故人送个柳条表示自己的情感寄托,更多的是被比较昂贵华丽的物品所代替了。回读诗人的诗句确是那么让人丝丝回味,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你看这样的柳丝,含烟惹雾,依依地念着人心,万绪千条都在夕阳落晖中变得朦胧。

书中还有一个部分叫明月千古。记得歌后王菲唱过一首歌《但愿人长久》,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在歌后空灵的歌声中我们感受到宋代词人苏轼在中秋时望月怀人之作。如此朗朗上口,意犹未尽。我想,每个人对月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也许这样歌声,音乐声和着完美的词,人们的感受都大不相同吧!书中提到了许多经典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那么美的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也许向明月学一颗平常心吧!月有阴晴圆缺,才会有中秋月圆好。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明月千里寄相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个经典名句至今让人回味无穷。在所有的明月中,中秋的明月是天心的图腾。所有的牵挂,所有的怀念,都在同一时刻抒发、寄托。

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适合来回仔细品读,诗人的绝句也许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再经过我们的于丹教授的品读解说,更具有深刻的意义。每一次打开书品读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书的还有一部分是我十分喜欢的,就是作者将中国山水名画穿插其中,其实古时候诗与画并齐的,画面再现了当时的美景,诗句是对整个画面的提领,有时候也是点睛之笔吧!所以,当你在看累了文字的时候,你不烦去欣赏一下一幅幅精致的山水画,在古人唯美的意境中,你会更加感受诗句的美和当时诗人的心情和他要表达的心境。

所以,打开这本书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这样的你,也会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