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助我成长
南京市东山小学 安夏月
从事教育事业,我深知“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的这一现代观念,并紧密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的需要,制定个人读书计划。为了能更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我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多多读书,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感受一抒为快。我很幸运,工作以来,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的成长特别关注,经常组织青年教师阅读书籍,举行读书汇报交流,使我读到了许多好书,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许多他的收获。现在的我渐渐知道,在教学工作中遇到困难,不仅可以向前辈们请教,还可以自己从书中寻找答案和实践的方法。在工作的这几年期间,书籍是我的良师益友,帮助我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摆正我的教育方向。
刚参加工作时,我经常信心满满的请师傅来听我的课,每次听完课师傅给我的提的意见总是语言不够精炼。的确,这可不是一个小毛病,时间一长,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回答问题总是断断续续,表述不清。我自知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却不知道这会给我的课堂教学和我的学生带来影响。于是,在别人的推荐下,我买来了这本《让学生都爱听你讲》。这真是对我而言再实用不过的一本书了,书中谈到了如何避免提匿名悬空的问题,如何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等等。读完之后,针对问题一一改正,对我、对学生都有极大的好处。
在我的办公桌上很显眼的放着一本大黄书--《思维导图使用大全》,课余时间我总爱翻开来看一看。我校的友善用脑教学理念闻名全国,可刚刚进入教学岗位的我对友善用脑了解的不是很透彻。每次去听课,我总特别羡慕人家老师班里的孩子,每个孩子的思维导图本打开都是那么整洁清晰,上台讲解思维导图的孩子看着自己的导图就能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讲的清楚透彻,在我眼里思维导图是很神奇而又有意义的东西。于是,我也想让我自己班的孩子学会画思维导图。别人说的再多也不及自己用心与研究,我从网上买来了这本评价较高的思维导图使用大全。厚厚的一本书,从各个方面具体而生动的讲解了如何培养孩子有创造性的思维以及如何画出一幅有意义的思维导图。我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引导孩子们尝试着去画思维导图,经过几次讲解和评比,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并喜欢上了画思维导图,经常有孩子在课后围着我问“老师,今天画思维导图吗?”。学习《初步认识除法》时,很多孩子分不清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我带着孩子们画了一次平均分的思维导图,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以分桃的形式表示出来,孩子们看着图能很快说出每种分法的表示方法。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在我的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学习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主要领域,我坚持把“三大”活动的着眼点放在读书学习与反思提高上,不做表面文章,切实做到以读书学习促进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教学实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暑期我认真研读《致青年教师》、《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两本书。从这两本书中,我认为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吴非老师在《致青年教师》中说,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前面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终止。
还有很多书是可以和学生一起读的。最近我总爱每周利用个10分钟的时间,给孩子们读一些绘本故事。有人会说,那是给小小孩们读的故事。可有些绘本故事不仅有趣还能孩子们学到许多数学知识,我们最近读的数学小子系列就很不错。通过读《贪心的三角形》,孩子们知道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圆形会滚动;通过读《阿曼达的奇幻冒险》,孩子懂得了学习乘法的重要性;读《国王的魔法师》,孩子们知道了数数的不同方法。读一本好书,可以使读书变成一件让大家都快乐的事情。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了解了特级教师么们的成长之路;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了解了孩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读《教育机制》,我对课程与教育学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读书,让我体会到心灵的撞击是那么的美妙,心与心的沟通,是零距离的接触,使我感到彼此之间没有间隔,是知已,是志同道合的好伙伴!目前我正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我的教育工作中,我相信未来的我工作会做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