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
组内公开课《橘颂》;二级培训:研究“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经典古诗词与音乐教学相融。
二、活动方案:
内容:《橘颂》
时间:2018年10月23日
地点:音乐教室1
活动对象:全体音乐教师
活动形式:研讨
三、研讨反思
2018年10月23号上午第三节课,范文慧老师在四(6)班开展了校本研究课《橘颂》。
旁听了范老师的《橘颂》后,感触颇多,感受最深的还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 每一个人好好学习!本课中运用了古诗词、古乐器、古舞多种方式来感受《橘颂》,有效的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效果比较好!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范老师查找了很多教学资料。其实古诗教学的学科性特别强,很多时候都是由语文学科来上的,一旦把握不好就很容易跑偏。所以为了不把音乐课上成语文课,范老师始终的一个原则就是任何环节的设置都不能脱离音乐,必须紧紧围绕音乐的特殊性,立足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寓教于乐,学善育善。所以整节课范老师都是以音乐开始,以音乐结束,始终以音乐为本。让孩子们吟诵古诗更有节奏感;让学唱歌曲变得轻松、生动,歌声变得更甜美;在歌声中潜移默化的将思想教育进行宣泄和认识,从而理解古诗中所蕴涵的道理。趁着学习的热情还没有减退,范老师对学生说:你们表现得太棒了!我觉得这位作曲家也很了不起,因为他能把古诗写成这么动听的歌曲,你们觉得呢
通过聆听让学生跟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伸出小手边唱边画出旋律线。最后在鼓声的伴奏中,同学们带着对橘树的浓浓情意,甩着轻盈的水袖,踏—歌—而—行。
课后,范文慧老师结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自己参加“经典古诗词与音乐教学相融”教研活动的经历和大家畅谈了自己对古诗词与音乐教学相融合的实践和心得,全组教师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
(王畅供稿)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