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东山小学“春华杯”赛课活动报道

  • 发布时间:2018-09-26 16:06
  • 发布人:
  • 撰稿人:郭春芽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721

东山小学“春华杯”赛课活动报道

925日,东山小学举行校内“春华杯”赛课,经过自主申报张晓娟、俞梦雅、陈婧文、李洁老师参与此次竞赛。她们精心准备,稳健发挥,呈现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程。

张晓娟老师在课堂上,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整个课堂老师紧抓文眼:“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在教学时能运用文本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整个教学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促悟。俞梦雅老师从奇字入手,以三大名松为例,引导学生欣赏、感受黄山奇松奇在何处,继而读出黄山奇松的神奇。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段落结构,最后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练习中,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陈婧文老师以徐霞客的诗句引入,品读第一段,走进黄山奇丽。问答方式引入奇松学习,通读全文,寻三松名称,二次默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寻描写三松语句。在自我品味的基础上,感奇松之“奇”。选择自己觉得最奇的松,读句品析奇在何处。由送客松的姿态理解“因形得名”,与人为盆景比较,理解“天然盆景”。重点体会迎客松的精神之奇,抓住“饱经风霜”,拓展迎客松的经历,结合写松诗句,进一步体会精神,明晓“代表”、“象征”的地位。以学以读促记,将第二自然段很好地背诵出来。字的教学与情景相融,保持课堂的整体基调。李洁老师主要抓住黄山奇松有哪些奇特之处展开教学。课上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感悟黄山三大名松的奇特,并通过朗读读出自己体悟到的“奇”。生字教学方面,李老师重点指导学习“誉”和“陡”,通过分析字形来理解字义。最后,学习完黄山奇松后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思考,中国人为什么会对松树情有独钟?通过回忆学过的关于“松”的名言诗句,从而引发学生理解中国人的松之情节。

四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亮点突出。经过评委老师们的认真评议,俞梦雅老师的课更为生动、精彩,荣获一等奖。张晓娟、陈婧文、李洁老师分获二等奖。期待俞梦雅老师在即将到来的区赛中斩获佳绩,为校争得荣光!(何静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