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实践•进步•引领——道德与法治组活动(三)

  • 发布时间:2018-12-03 09:20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品德教研组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38

        

                                     实践 进步 引领——东山小学举办江苏省第十一期品德课题结题活动报道

        20181121,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小学举行了江苏省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立项课题《探究式学习在小学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结题论证会。江苏省教学研究室顾润生老师、江苏省教研室朱纷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章乐老师、南京市教研室陆静老师、南京市教研室徐志伟老师、南京市品德教研员罗嫣才老师、江宁区品德教研员方峥嵘老师等专家应邀出席本次活动,指导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东山小学校长张继安等领导班子成员及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课题论证会上,与会专家们首先听了由陶行知小学方艳老师执教的观摩课《南京明城墙》以及南京市东山小学王蕾老师执教的观摩课《我们为祖先而骄傲——神奇的中医药》,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在小学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接着,南京市东山小学张继安校长上台致辞,简要介绍了东山小学的友善用脑的办学理念以及阐述东山小学坚持科研兴校、科研促教,鼓励老师们根据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积极参加课题申报和研究,以课题促进自身的发展并表达对与会专家莅临指导的诚挚感谢。随后,江宁区品德教研员方峥嵘老师代表课题组围绕“课题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与结论”“课题研究的价值和社会效益”以及“可以研究的缺憾和与反思”六个个方面一一向专家组作了介绍。紧接着,由课题组成员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冯萍老师介绍子课题《小学德法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方式发生的机制研究》的研究情况作简要汇报。

在专家点评环节,专家们首先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成果。章乐老师点评道:该课题的选题非常好,研究过程做得扎实有效,达成了拓展学习方式、建立探究学习模式等课题研究目标。他还指出课题的研究过程符合行动研究的范式,课题研究成果丰硕,让专家组十分震撼。同时他也提出了针对该课题进一步研究的几点希望和设想:教师在探究学习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立足于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而让学生去探索人生意义。品德学习应聚焦品德核心素养,用实践指导理论研究,使成果实践化。陆艳老师指出:该课题研究和品德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课程资源本土化,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同时针对观摩课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品德教学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应该得到重视,学生发现的问题要在课堂中真实地表现出来,课题研究应争取让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化。朱纷老师强调了课题中出现的“方式”和“方法”的概念性应得到明确的区分,在课题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怎样从实践层面向理论层面跨越,体现应用研究的特质?如何实现探究式学习的样态?顾润生老师首先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课题组成员继续坚持下去,探究式学习的课题研究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转变,激发了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力明显增强了。同时也针对课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课题研究应凸显课程性质,如何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探究式学习中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必须从学科内容出发,学科需要出发。2.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表达,学生要有兴趣,需要提出真正的问题,作业应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前置性作业达到后移的效果。

根据专家们的建议,课题负责人方峥嵘老师将继续带领课题组成员再研究、再修正,使该课题研究成果成为努力向国家级课题推进,保持它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推进成果,扩大它的辐射力度和广度。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结题活动,还是一次教学改革的研讨,一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提升的思维碰撞。                                                                                                                       撰稿人:徐广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