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聚焦核心素养 关注常态课堂——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2)

  • 发布时间:2020-11-16 19:13
  • 发布人:
  • 撰稿人:丁常娣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35

一、活动主题

聚焦核心素养  关注常态课堂

二、活动方案

内容:认识1120各数

时间:2020-11-11

地点:一(7)班

活动对象:一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

1111日上午丁常娣老师执教了一年级的《认识1120的各数》,丁老师认真研读教学目标,课堂设计充分考虑到低年段孩子的特点,这节课呈现以下特色:  

一、重视学生观察和操作,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 

课一开始,让学生数一数、捆一捆,联系直观,体会什么是“10个一”、什么是“1个十”。然后让学生一边捆小棒一边说“10个一是1个十”,把动手、思考和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让学生逐步认识十几的组成,丁老师先提出“快速地摆出12根小棒”这个挑战性的问题。课堂上,小朋友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出了两种摆法:一种是直接摆12根;另一种是先摆一捆,再摆2根。通过比较知道怎样摆快,并由此明白12的组成是1个十和2个一。这里,丁老师只是提出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完成12根小棒的数数和“摆的快”的摆法,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二、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10个一是1个十”的认识和数出12根小棒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十”和初步了解12的组成。在此基础上,丁老师又分两个层次安排学习,第一层次是其他十几的数,第二层次是20。老师先摆出11,让学生“数一数”,通过观察和数,知道1个十添1就是11,进一步体验这个数的组成。接着让学生自由摆一个十几的数,进一步加深对十几组成的认识。学生经过多次数和摆,可以发现有“1个十”是十几的相同点,“几个1”是不同点,概括地感受和领悟1个十和几个1就是十几。在认识20时,让学生在十九后面添上1,又满1个十再捆成1梱,直观显示“2个十是20”。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们将洗尽铅华,继续前行,向着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迈进、向着新常态课堂的精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