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经历概念形成过程,丰富学生空间观念——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活动之六

  • 发布时间:2018-12-13 18:21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组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863

经历概念形成过程,丰富学生空间观念

——关于赵老师执教《认识平行线》一课的研讨概要

 

20181213日上午第二节课,赵昳老师为我们四年级全体数学老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认识平行线》。下午全体人员又进行了集体的研讨,具体情况简述如下:

杨美青老师认为,赵老师执教的《认识平行线》一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老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在课堂实施中,老师能依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地掌控生成性教学资源,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此外,赵老师能让学生提前预习,巧妙地发挥了《自学导航》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关键词,并以关键词为红线,让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过程,真正获得了数学的知识和方法。

滑玉杰老师表示,赵老师执教这节课,让人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是赵老师对教学细节的把握:教学中,老师在关注学生知识点掌握的同时,还关注学生数学化语言表达的培养;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平行线时,引导学生准确严谨地表达;回忆已学过的图形,从图形中找平行线,再次理解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等。

施媛媛老师也表示,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老师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交流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赵老师始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活动过程之中。

夏信燕老师认为,本节课中,老师呈现了平行线的多种画法,突出了“平行线”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较好地深化了学生对平行线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有关平行的空间表象。同时也提供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几何作图能力。

戴庆花老师强调,这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富有层次的系列活动,逐步让学生直观理解“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的位置”“平行的符号”等概念。因而,本课中学生认识平行线的过程,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整节课中,学生学习的状态始终是积极主动的,所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非常之好。

杨老师又指出,这节课的新授之后,老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或者在学过的图形中,有没有见过平行线。然后,通过秋千、电梯、斑马线、高速公路等生活实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这样就很自然地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还要到生活中去”这一教学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滑老师补充说,这节课的练习设计,的确新颖有趣,学生兴趣很高,同时给我们今后在设计练习方面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发。

总之,本节课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始终紧扣教学重点,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取得了很好教学效果;多样的教学方法,也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有效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与落实。这真的是一节好课,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收获!

今后,我们的教学研讨,会一直在路上……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