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课堂寻求绿色质量 研计划相约携手共进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一)
一、主题:
向课堂寻求绿色质量 研计划相约携手共进
二、活动方案:
内容:回顾去年六年级成功经验,制定本学期备课组计划
时间:2018年3月5日
地点:六年级数学办公室
活动对象: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1.关于导航:运用过程中记录要修订的地方及新想法、新思路,期中后,我们再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在学校下发的修订本上记录上交。
2.关于作业:数学作业量不大,用好大小练习册,功夫在平时,质量在课堂,多研讨多交流、戮力前行,希望收获期待的结果。
3.关于整编小练习:群策群力、讲求质量。(具体分工待定)
4.关于组内申报课:大家自由申报 ,初步拟定制表如下:
上课时间 |
地点 |
内容 |
教师 |
第2周周一第2节 |
六(11)班 |
《圆柱的体积》 |
许伟伟 |
第3周周一第2节 |
六(10)班 |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练习》 |
王萍 |
第5周周一第2节 |
六(6)班 |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
夏宁华 |
第6周周一第2节 |
六(4)班 |
《比例的基本性质》 |
曾佳 |
第7周周一第2节 |
六(9)班 |
《比例尺》 |
丁存霞 |
第9周周一第2节 |
六(8)班 |
《确定位置》 |
杨吉宁 |
第10周周一第2节 |
六(1)班 |
《反比例的意义》 |
吴华萍 |
第12周周一第2节 |
六(5)班 |
《面积公式的整理与复习》 |
朱芳 |
第14周周一第2节 |
六(2)班 |
《复习课》 |
柳金玉 |
5.组内课部分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3月5号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活动。上午第二节课在六(11)班听了许伟伟的组内课《圆柱的体积》,首先对这节课作了交流: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基础上,是在学生已充分理解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基础上的教学。教师通过切割拼合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借助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初步学会用转化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该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观察比较仔细,富于创新精神,教师借助课件和教具引导学生在完成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证明、迁移、猜测、想象、验证、观察、比较),体会转化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推理)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接着,回顾去年六年级备课组的优秀做法,认为我们既要资源共享无保留的团队合作,又需全力以赴无杂念的个人奉献,还离不开办公室的实时交流真实有效,这些都是进步的根源,希望能扬长避短加油奋进!接着对新学期工作计划与安排做了简要的说明。然后就本学期如何落实课程计划,如何规范学生作业,如何个性化安排课前3分钟的计算练习,如何让课堂更加高效追求绿色质量这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
经过本次活动我们有了共同的计划、目标、愿景,让我们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