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二)
2月27号上午第二课,六年级数学组全体数学老师聚在六(5)班,听焦金凤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组内研究课《圆锥的体积》。本节课在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特征及圆柱的体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对比见异同。在教学中,焦老师首先通过给学生提供两组不同的学具:一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另一组是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通过倒水,发现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中,用圆锥容器装水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刚好倒三次,即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而在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中,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圆锥的体积就不是与它等底不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突出“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由此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2.实践出真知。怎样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时时记住那个容易被人遗忘的三分之一呢?焦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推导公式时,教师没有代替学生的操作,始终只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探索。相信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动手体验,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牢牢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