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创设情境 经历过程

  • 发布时间:2017-12-14 16:36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839

创设情境  经历过程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七)

一、主题:

创设情境 经历过程

一、活动方案:

内容:周志美老师组内课《9加几》

时间:20171213

地点:一(1

活动对象:全体一年级数学老师

活动形式:上课 评课

二、研讨记录:

三、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本节课的设计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老师师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本节课的特点有:

1 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了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周老师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中,周老师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还具有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