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在循序渐进中感悟、提升——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五次活动

  • 发布时间:2020-12-10 23:20
  • 发布人:丁羽
  • 撰稿人:丁羽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805

一、主题:在循序渐进中感悟、提升——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五次活动

二、活动方案:

内容:组内课夏宁华老师执教《轴对称图形》

时间:2020123

地点:三2

活动对象:三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组内课、课后研讨

三、研讨记录

5.png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2020123日,夏宁华老师在三(2)班为三年级数学教师展示了一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夏老师无论是对教材的专研还是自身的专业素养,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经过老师们的热烈研讨,有了以下共识:

1.制造冲突,激发兴趣,为策略的提出做铺垫

学生己有认知经验是新知学习的根基。旧知与经验须生自己来动激活 ,这样才能实现学习经验的自然迁移 在本课学习之前 学生对数学例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数量关系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 ,具备了解决一步、两步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这是本课策略学习的基础。

比如,夏老师在新课开始出示了“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第四天比第三天多摘5个,第五天比第四天多摘5个,第六天比第五天多摘5个……”由繁到简,精简为“以后的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再和第1个条件“第一天摘了30个”联系起来,设问:可以求出什么问题?再“一步一步”深入由“一步到两步”效果明显。

2.经历过程,体验方法,感知策略的基本特点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通过恰当的问题和任务来持续拨动学生思维之弦,让学生主动经历新知的产生、形成过程,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思想方法。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策略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策略,学生在过往学习中己有接触,但并不明晓此种策略。课中,夏老师引导孩子“根据……条件和……条件可以求出……问题”,让学生反复地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利用己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体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感知分析过程的基本特点,并逐步上升为一种基本的分析策略

3.感知体验,反思归纳,重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形成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丰富的基础上的,学生在主动抽象、提炼其中的数学本质意义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对策略的充分体验,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策略感 知、体验逐步过渡到有意识的策略感悟、提炼,实现策略认知水平的进阶。

2.jpg3.jpg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