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读、品、悟——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八)

  • 发布时间:2018-06-10 21:48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122

一、主  题:

公开课《莫泊桑拜师》。

二、活动方案:

内容:公开课《莫泊桑拜师》。

时间:2018年5月17日上午

地点:六年级语文办公室

活动对象:全体六年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本身既不有趣,也没有浓烈的情感,如何上出新意?张晓娟老师的课给了我们最深的体会。

       一、整体把握,遵循阅读教学规律

一个完整阅读过程大致可分为认读、理解、鉴赏这三个纵向层次阅读的规律是“整体──部分──整体”执教《莫泊桑拜师》,张老师就是力求体现整体把握的思想,让学生首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对莫泊桑这个人物有一点初步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莫泊桑三次是如何求教的,从中感受人物的品格,最后回到整体,让学生谈谈学完课文后,莫泊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不仅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而且莫泊桑和福楼拜这两个人物形象是学生在品读中逐步树立起来的

二、交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

走进文本,品味语言,这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任务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了语言的品味,学生的思维能力便得以发展,审美能力便有所提高课堂教学就应交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授人以渔。如张老师引导学生将第一次“看“和第二次“全神贯注地观察”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再联系生活发挥想像莫泊桑在狂风暴雨时,在烈日炎炎时,在一辆马车飞驰而过时会是怎样“全神贯注地观察”……教给学生比较、联系、想像还有朗读这些品味语言的方法,不仅对文章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深刻理解体会,更为学生自己将来学文奠定基础

就是在这样的读、品、悟中,学生对文本的思想与情感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日渐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老师的教学技艺日臻成熟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