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孝”与“勤”,中华传统美德——五语语文备课组活动之八

  • 发布时间:2016-12-07 14:23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790

   
     “孝”与“勤”,中华传统美德
      今天上午,我们五年级语文老师走进五(10)班,聆听了刘敏老师带来的《少年王冕》。本文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人物形象贯穿始终。刘老师以“少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开启本课的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并学习写作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品味语言文字,引导自主感悟。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读感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教学母亲与王冕的对话时,让学生抓住“闷得慌”一词展开讨论:王冕是不是不想去读书了?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与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一个勤奋好学、懂事孝顺的王冕。同时从母亲的话中体会母亲心中的难过、内疚。在分析王冕的行动时,让学生抓住“舍不得吃”体会到贫穷的王冕即使面对难得享受的美味佳肴想到的还是他的母亲,真是个孝顺的孩子,“舍不得花”体会到王冕勤奋好学。
 2、着眼朗读教学,创设雨后画面。这节课老师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特别是在教学雨后美景时,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开火车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等,让学生再现景物画面,并指导学生背诵。整节课,通过扎扎实实的朗读训练,再现文本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充分发挥想象,填补文本空白。课文第六自然段讲了王冕用三个月时间学画荷花,但没有具体描写王冕是怎样学画的,这对于理解王冕勤奋好学的品质显得抽象而又空洞。于是老师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鼓励学生自由展开想象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畅所欲言,一个勤学苦练的少年王冕已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使王冕的形象鲜活、丰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刘老师让学生收集王冕的相关信息、资料,来为学习文本作好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在本节课中,就老师充分抓住学生对王冕的诗《墨梅》比较熟悉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复述文章梗概,讲究策略,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