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星期三第一节课,徐广凯在五(9)班级上同课异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虽然内容相同,但是切入点不同,执教方式不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展开,把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以“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趣,又亲切。为了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徐老师在课堂上做了如下的安排: 1、读题质疑; 2、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去文本中探究,自己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自己学习解决相关的问题; 3、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的主要问题,感知记叙文与说明文之间的不同之处。通过这些教学细节的处理,徐老师基本完成了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意识。初步了解地球与火星的异同点,初步理解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知道地球、火星、乃至宇宙间的个体都是存在差异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