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交流,碰撞提升
——四年级英语备课组活动(二)
一、主 题:
切磋交流,碰撞提升——《Unit3 My Day》同课异构展风采
二、活动方案:
内容:开展同课异构,集体研讨反思
时间:2019年3月18——19日
地点:四年级教室&办公室
活动对象:全体四年级英语教师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为了更好的给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3月18日——13日,我校四年级英语备课组举行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体四年级英语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此次执教的三位老师分别为王俐老师,汪远老师和徐欣老师,她们执教的课题是四下《Unit3
My day》,这也是自三年级学习英语以来孩子们要接触的第一篇语篇类的Story time。三位老师针对语篇教学的处理都遵循了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after-reading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每个老师对于教学环节的处理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同。
王俐老师在Free talk中与学生的精彩对答,让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轻松,Number song的展示带学生复习了数字,有利于后面说时间。接下来的师生对话非常直接地引入到Story time,十分自然。关于对该语篇的处理,王老师用三个步骤解决:1.Watch
and choose; 2.Read and underline; 3.Read and match。关于最后两步,都以Read的形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聊,可以适当调整一下第三步,如Listen and
match。
汪远老师的课一开始就以Time song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该资源的选取也与本课的重点read the time非常配套,直接以歌曲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非整点时间的读法,相对于王俐老师运用的Number song 来说,要略胜一筹。此外,在语篇的处理上,汪老师是以三段时间划分,即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让整篇文本的结构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此外,汪老师的板书设计得也十分优美,以简单的线条和图画把文本重点展示了出来,值得我们学习。
徐欣老师的课一开始是用快速说数字的游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复习了数字的旧知,从而引出读非整点时间的新知。这一步的处理可以说衔接得很不错。而在对语篇的处理上,徐老师同样把文本分为了三段,不同的是,第一段的形式为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第二段的形式为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第三段的形式为Read by oneself and fill
in the blanks。三段文本的处理形式虽有变化,但都让学生将所得的信息以填表格的形式复述出来,过于单一。
三位老师在教授完文本后都不约而同地引导学生根据Mike’s day尝试说一说My day, 巩固文本的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的到适当的拓展。
以上就是老师们在课后研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最终我们在语篇教学的流程上更倾向于阅读前运用相关歌曲复习旧知,引入新知;阅读中运用不同的形式,按照文本的结构,先带着学生,再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学;阅读后则让学生模仿文本进行适当拓展。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可以说让老师们对于语篇教学的流程和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十分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