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点点星光——英语短剧比赛经验分享和总结会议
我校英语组在2019年区英语短剧大赛中取得一等奖的佳绩,9月27日下午英语组围绕本次短剧比赛开展赛后经验分享和交流反思的活动。
本次短剧名为“It’s up to you!”,讲述了两个小学生因为自身性格问题,拒绝和人沟通,导致集体活动无法进行,在同学们的启发下,两人主动求助,同时苦练舞蹈,终于完成精彩的集体舞。 负责本届短剧筹备的几位小组成员汪远、陶梦凡、顾佳佳、杜媛媛及顾素雅老师对比赛过程和参赛心得各自做了汇报。
汪远老师从短剧申报,排练过程和赛前准备三个方面汇报了整个小组工作内容。短剧申报前陶花老师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研讨,结合以往参赛经验确定本届短剧两个标准:1. 演孩子的戏,避免成人化说教;2. 重视语感和观赏性,体现戏剧之美。
小组编创剧本后,把排练流程规划为两步。第一步:1. 围读剧本,理解故事,分配角色,进行正音训练;2. 练习动作和表情,开始集体舞排练;第二步:1. 细化动作表情,纠正口音,根据角色需要增减台词;2. 指导学生与角色共情,让表演有戏剧感,有感染力。赛区准备工作繁复,从服化道具到PPT演示,每个细节都需要关注,并交待学生如何应对舞台临时状况。所以,虽然正式比赛时主角拿到的大赛配置耳麦出现闷音情况,但小演员们仍然台风稳健,发挥了自己的水准。
顾佳佳老师提到PPT制作,在观摩了几场优秀的短剧作品后,对他们的舞美效果和音乐设计十分赞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习,而信息技术仍是以后短剧比赛中比拼的重要环节。
杜媛媛老师补充了在日常教学中要对学生语音语调予以重视,因为短剧比赛的本质还是语言的竞赛,台上的小演员能操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开口不同凡响,才能吸引眼球,得到评委老师的肯定。
陶花老师主持了整场活动并进行总结,老师们针对剧本创作、比赛流程和学生培养几个方面的工作展开讨论。经研讨后老师们一致认为,如今的英语短剧比赛既是对教师团队创作能力的考核,也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继续深化阅读教学,重视口语训练,关注综合能力发展,争取在以后的短剧比赛中创造更优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