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表达 突出重点
——记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第四次活动
一、主题:
“四”层表达 突出重点
二、活动方案:
内容:通过层层表达 揭示减法的含义
时间:2018年10月23日
地点:一(6)班教室
活动对象:一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上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在数学中,减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减法,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本课是本单元主要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本课的例题教学减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减法计算,编排上与加法类似。秦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非常优秀的常态课,经过讨论,综合如下:
1.一说图意,直观感知结果
课件出示情境动画。学生说说图上有什么?秦老师根据学生说的过程,有5个同学在浇花(板书:5),走掉2人后(板书:2),还剩几人?从情境图上清楚感知“还剩3人”(板书:3)这个结果。那么5、2、3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情境图中学生对于结果毋庸置疑,从经验升华为理论更有说服力。
2.二说算式,抽象数学符号
从原来的总数5人里面走了2人,就是去掉了2人,最后剩下了3人,秦老师边总结,边用手势表述,数学家啊用“—”把它们联系起来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减号,最后剩下3人,就是等于3人,其实就是利用了5可以分成2和3得来的,顺势而为,水到渠成,减法算式诞生了。
3.三说缘由,理清来龙去脉
回归经验,秦老师追问:这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得数3又表示什么?指导学生看书上42页的例题图,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我们可以用减法计算。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用减法计算?只有你想不到,学生的智慧是无穷尽的:拿走,走了,剩下,去掉,用了,一部分。多(少)……
4.四说过程,形成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低年段的教学,训练孩子语言的表达是重中之重。秦老师非常重视这一常规训练,不仅在例题教学中非常重视说,在练习中也穿插各种说的训练:自由说,同桌说,小组说,各种形式呈现,旨在训练孩子表达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