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融合,推进要素
——(4-6)语文教研组活动报道(1)
为了更好地研读四年级语文教材,关注单元要素于课堂中的渗透, 2021年3月17日上午,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培训如期在东山小学开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单元要素在读写融合中推进”,分为课堂观摩和沙龙研讨两个环节。
第一节课由郭春芽老师为大家带来《母鸡》的教学,郭老师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生活事例表现母鸡的伟大品格的,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对母鸡情感的变化,进而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和文字背后的情感。
第二节课是项春芹老师执教的《白鹅》。项老师从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入手,从“叫声”和”步态”这两方面层层深入体会白鹅高傲的特点。教学中,项老师通过抓住关键词语、适时填补文本空白等方式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感,体悟语言背后的爱与趣。同时,将丰子恺的鹅与俄国作家白鹅描写进行对比,感受丰子恺作为一个漫画家别具一格的写意式的语言风格,有耳目一新之感。
最有趣的是李洁老师带来的习作课《我的动物朋友》。李老师的这节习作课以一以贯之的情境创设极大地触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点燃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李老师设置了寻物启事、喂养说明、收养公告三个情境,依据需求而写的内容分别指向有独有特征的外形特点、有数据说明的生活习性、有优点列举的可爱趣事。学生自然融境,乐于修改,勇于创作。
课例分享后,围绕“单元要素如何在读写融合中推进”,开展了沙龙研讨。
首先由汪云洁老师对于四年级第四单元的要素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统观整本书要素的螺旋上升,观照单元整体要素特征确定了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接下来三位上课教师分别围绕主题分享了自己备课时的想法和上课时的做法。郭春芽老师以《母鸡》为阐述了整合多元指向,推进读写融合的思考,关注课后习题,创设情境来进行迁移,关注动作助想象画面,将体会情感与表达效果融为一体,深入体悟生活化语言。项春芹老师结合《白鹅》的教学,讲述了自我备课的历程,不着眼于一篇,关注单元目标,强调语文课堂要回归语言文字,目光聚焦到写法,探索语言的密码。李洁老师对于习作《我的动物朋友》的目标进行了深入挖掘,强调本次习作的交际功能,从生活实际切入,进入孩子的心,有更好的代入感,挖掘学生的表达意识,触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庞芳老师基于以上老师的分享,提出三个深入挖掘点,包括“本次展示的课堂读与写是否融合了?融合怎么样?”、“读写融合策略是否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形成有效推进?”、“小组合作在本单元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发了在场老师的热烈讨论。
活动最后,区教研员、特级教师吴勇分享了自己的关于读写结合的思考,四年级第四单元读写要素十分一致是本次活动产生的契机。他提出读写结合的前提是读懂教材,教材读通透了,教学才能打通,要真正调动起教材的有效资源;读写结合的关键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实现的,小组合作一定要有真问题、真合作、真成果;读写结合的落脚点在孩子素养发展上,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打通学生的盲点。在场教师积极记录,频频点头,默声思考。
相信经过本次培训,区内教师对于单元要素的认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期待读写结合的推进下四年级的教学更为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