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数学教研组活动(3)

  • 发布时间:2022-06-20 14:16
  • 发布人:
  • 撰稿人:周卫来
  • 校对人:曹小康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373

一、主题

聚焦核心素养 指向学生发展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22616日(周四)下午

活动地点:四楼智慧教室

活动形式:讲座

三、研讨记录:


四、其它过程性材料: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数学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东山小学数学教研组于6月16日在六楼智慧教室开展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活动。

     

本此活动由我校特级教师姜彩清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姜特为了我们能够更深入的学习,提前把当前各位专家对新课标(2022年版)的解读进行全面的了解。本次姜特采取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主要针对前言部分带领全校老师一起深入的研读,学习。和之前的课标相比,新课标(2022年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

       二、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

课程标准修订强化和凸显人的因素,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学生发展)转型。这是课程观的根本改革。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这样的价值取向体现在数学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学习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

       三、内容标准、活动标准、质量标准的三位一体。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课程标准完整地回答了学习的三个重要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课程标准完整的回答了学习的三个重要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样。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课程标准回应了教育的三个核心问题:用什么培养人(教育内容)、怎样培养人(教育活动)、培养到什么程度(教育质量)。

        四、育人方式变革有新进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活动经验的积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引领,逐步形成核心素养,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姜特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操作策略,更有具体的教学建议,对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相信东小的老师一定汲取讲座中的精髓,改变自己的教学,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