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智慧教学应用综述(二)
南京市东山小学道德与法治组研究团队
一、活动主题
2019——2020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组智慧课题研究综合报道
二、研讨记录
三、其他活动材料(报道和照片)
本学期我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针对《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小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研究积极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努力尝试“先学后教”模式,利用先进的智慧教室设备更好地达成目标,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
本学期研究团队中王蕾、徐广凯、俞梦雅等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研究团队不断深入课堂实践,探寻更为有效的智慧教学模式。2019年9月到12月,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每位成员都在智慧教室使用平板教学,上课后集中研讨,针对平板研究课的备课、上课、课后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尝试,将平板教学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去。
在学习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一起,不断学习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结合培训笔记认真探索智慧平板、智慧笔及应答器的各项功能,希望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开拓这些教学工具优势,并将其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参与智慧课堂的教学展示、听课会课、评课等系列活动,也与其它学科研究团队成员进行交流研讨,开展跨学科学习。
本学期在信息技术室佘主任和教务处郭主任的指导帮助下,小组成员进行了新一轮探索。大家在每个成员上课后都开展集中研讨,就道德与法治学科平板研究课备课、上课、课后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
徐广凯老师执教《家庭的贡献与责任》一课以学生发送课前任务单导入,透过学生发现自己家人互相关心的小事,引发他们关心家庭生活,关心家人,关心家庭事务的意识。徐广凯老师在执教《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时通过平板教学让学生当场对比身份证的信息,发现身份证上的的小奥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性,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王蕾老师执教《正确认识广告》一课通过课堂现场统计学生对广告的态度为课堂提供鲜活的资源,暴露学生对广告的片面认识现状,从而自然地引入后面的教学内容。王蕾老师执教《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通过发送现有政策,让学生小组探究,发现问题,从而产生积极应对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俞梦雅老师在执教《安全记心上》一课时能够通过发送任务的形式模拟灾难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中不断加深对安全逃生的了解。俞老师在课堂中多次运用平板进行小组评价,创新地使用发放电子知识奖励卡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课堂增添了许多新的生成。针对我们这段时间的研究,对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1)备课流程图:
(2)上课流程图:
(2)课堂环节图:
对于基于智慧教室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模式,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探索地方,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会更加深入、更加专注于创新,让智慧教室真正服务于道德与法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