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语文二组教学日记(2)

  • 发布时间:2019-06-24 16:55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439

                               语文二组教学日记(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南京市东山小学 顾苏雅

      优秀的老师往往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针对英语学科,我就特别注意到优秀的老师在课上的一些方法。

      第一,老师的课件展示素材基本都是以发散性的引导为主,不会有思维上的限制和定式。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也是发散性的问题,并配合真正意义上的小组活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敢于表达、各抒己见,并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日积月累,语言输出能力自然能够优于那些只会机械重复读背的学生。所以,当最后学生在做互评的时候,不是只会简单给别组打几颗星,而是可以围绕主题,大致表达出评价的理由。

      第二,老师巧妙创造情境,课堂文化氛围浓郁。我注意观察到,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并不是简单创设外在情境(道具、口号、小奖励等),而是深入其中,从思维、表达输出、学习形式等方面着手,让学生真正深层次进入情境之中。这一点其实也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刚刚说的口语表达。

      第三,适时有效的学习形式。本身这是小班化的模式,并且是小组学习的形式,学生本来就不多,那么老师就更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果,就看老师的方法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低年级的那节课,整个班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饰演成群的小鱼,老师出示不同的大鱼,学生集体吓跑大鱼。虽然这只是短短的一分钟设计,但是,我反思了一下,换作是我,我可能不会想到让全班学生集体聚在一起,而是让每个小组分开活动,在形式上说服自己进行过小组活动,然而这样的形式主义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另外,在高年级的课中,老师基本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老师提出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小组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一个问题,然后分别汇报交流。我想这也正是小组合作的意义所在,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合作、交流、讨论、分享,用一个思想换回不同思路,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小组表演,小组竞争,小组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上。

 

 

没有人天生就会上课

李嘉慧

 

作为年轻的老师,每个人初入职场都不会上课,一切需要摸索前进,什么都是亲力亲为。为上为了上好课,我有时间都会向老教师请教,尝试自己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新媒体,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同时抓住可能的时间与机会去听公开课,学校郭春芽等老教师的课,去研究他们上课的模式。了解到的形式有:1导入简单明了或者三四分钟时间,课文内容大概上二十五分钟,剩下十分钟学写字并评讲。

2低年级主要是围绕生字教学,所以课文内容的设计核心应该是识字。

3课堂学写字不要单纯写书本上的字,可以适当用上写字册,酌情写并加深巩固学生生字的学习。

4课文内容的学习可以利用第一课时过一遍整篇课文,也可以精上其中的几个自然段。

这学期,师傅听了我的课,我向师傅讨教了一些新方法,师傅的指导让我耳目一新。

教师是可染的,我们要给他们调好成长的颜料,这色彩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家长喜欢的,人民喜欢的,社会需要的。涂上这些人喜欢的色彩他们又怎能不美丽可爱呢?我们不能让他给污给染了,要不断用正能量去引领他们,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

没有人天生就会上课,名师们都是从不会上课到会上课的,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但我们很多人只看到了这个“果”。要知道这个“果”是他们用辛苦的“代价”换来的。因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著名教师窦桂梅说“这代价就是使公开课成为你的生活世界,即便没人听课,也要让自己仿佛是站在公开课的讲台上,让自己教室的门永远向别人敞开。我想一定要争取多上公开课。这是你最好的‘炼炉’。有了‘公开’的这面镜子,你才知道怎么不断地修正,不断地纠正自己,并改正自己。”

希望未来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写给雪孩子的信

                                       路曼

最近学完了课文《雪孩子》,孩子们反复朗读走入情境,再通过电影加深孩子的印象,课文学完以后布置学生以小兔子的身份给雪孩子写信。同学们真挚的语言写在自己绘制的精美信封上,在活动中通过语言表达思维与情感,也再次巩固了写信的格式。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理解了知识,也明白了学习这个知识的意义,让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让学习真正的有内驱力。我想这样的学习才是快乐的,悠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