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青年教师听课反思

  • 发布时间:2017-03-11 16:18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040

儿童立场观念下的品德教学听课反思

徐广凯撰稿

本周四,我和宋文老师参加了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品德教研活动,听了麒麟小学黄江艳和上元小学王雨晨两位老师执教的《我和小动物》的二年级品德课程,并参加了最后的交流研讨。

第一节课,黄老师设计了动物园闯关为框架,三个关卡的设置,第一关:听声音猜动物。第二关:根据外形猜动物。第三关: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身上藏着那些秘密。基于儿童生活的实际——游玩的兴趣,贴近孩子的生活。然后教师引领孩子走进动物明星吴,,提前发放了明星卡片,让孩子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动物名称、喜欢食物、生活习性、运动方式以及推荐理由)最后设置动物管理员的身份,让孩子分享自己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最后观察记录,以喂金鱼为例子,告诉孩子们喂养小动物应注意什么。

第二节课,王老师也是以猜动物导入,先听声音猜动物,然后孩子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其他孩子猜,最后看动物拼图的拼图来猜。游戏的设计层层提高,并且基于孩子自身对动物的认识,在游戏过程中考究孩子对不同动物的认识程度。第二部分介绍一部分小动物在生活中和人类的关系,帮助人们生活。紧接着王老师分享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故事为引,让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和小动物相处的故事。这个环节处理的很好,老师情真意切的故事,更是让孩子乐于分享自己平时和家里小动物的故事,直接基于孩子自己的现实生活。紧接着,王老师用图画的形式教授还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小动物分享,虽然孩子们都是喜爱小动物的,但是有些孩子再日常生活中对待动物的方式是错误的,虽然是喜爱,但是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不仅仅伤害了动物,甚至让自己受伤。最后,以四组图例,告诉孩子如何正确与小动物相处和正确喂养小动物。

听完两节课后,区品德教研员刘主任就“儿童立场”做了一番精彩的讲解和阐释:什么是儿童立场呢?其实就是发现儿童,引领儿童,以儿童的视角,以儿童为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设教,把学习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自主的发展和创新性发展。其核心就是教师心中要有人即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授课。

听完课后,自己的内心其实是大受触动的,身为语文学科的老师,自己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是否能够以儿童生活的为着力点,创设儿童锁熟悉的情境。不管是教授品德还是语文,都应该做到基于儿童本位,心中有学生,甚至是让自己成为学生。教师思考在学习完课程后,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过程?这节课孩子的生长点在哪里呢?其实两节课中,我更倾向于第二节课的教授,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吸引孩子的心灵,这节课的孩子的生长点在于,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该如何爱小动物,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课程。

鲁杰曾说:“品德应该触及孩子的心灵,思考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这样的品德教学才是有深度的品德教学。其实每一门课程,都应如此,基于孩子的生长点和提升点,不要为了教授而教授,或者教授孩子本已经会了的东西。那不是孩子的课程,也不是他们的学习,那只是老师自己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