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就在身边》听课反思
10月24日,在游府西街小学,我听了齐琳老师的一节课——《物联网就在身边》,这节课学习到很多,让我大有收获。
《物联网就在身边》是小学六年级的内容,而且这节课理论性较强,如何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物联网,真正理解物联网就显得有点难度。齐老师首先播放了熊猫TV一段大熊猫的直播视频,直接帮助同学们进入学习状态,引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教室看到远在四川的大熊猫的实况直播呢?同学们思考之后得出,这是摄像头拍摄(感知)——互联网(传播)——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智能应用),这样的传播过程,使画面可以让每一位坐在电脑面前的学生看到,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物联网的知识。然后齐老师再通过问题导向:什么是物联网?让学生自学书本,然后总结,帮助学生从实际——概念——总结,从而全方位深刻的了解物联网是什么。课堂的第二部分是感知物联网,齐老师设计了两个小任务。任务一让学生分组,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小组分工合作,最后展示汇报。四个实用案例将同学们带入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给同学们的讨论带来了指引,同学们由此联想到更多的实践案例。同时同学们总结出物联网技术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安全、智能、方便。任务二是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物联网的认识,让同学们自己画一画你心中的物联网世界,给了学生创新创意的空间。课程的最后播放了一段视频给学生们完善设计的启发。
齐老师整节课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引导启发,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想象发挥。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小细节也让我学习到很多:
1. 让学生自学书本部分,强调学生把关键的部分划线,这也是教会学生如何自学。
2. 让学生自学之后用自己的话来总结物联网是什么,也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逻辑以及概括能力,对学生都是全方位的锻炼。
3. 在小组合作阶段,齐老师明确每个人的分工,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在小组之中该做什么,小组合作有条不紊。
4. 教学设计一环接一环,小任务的引导启发给了学生们参考的空间,从而加深思考,将物联网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相联系。
齐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悉心的设计完成的,所有每个部分都有其闪光点,让我大有收获。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小组合作,亦或是教师主导凸显学生主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也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好好思考斟酌,未来我也要好好像更多优秀的老师学习,收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