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准备了一节认识元角分的公开课,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用人民币购物的体验,对人民币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上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我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了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通过三个小组活动,让学生经历认币、换币、找币的过程,在自主探索中将已有的认知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
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用人民币购物的经验,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人民币认识不全面,对于人民币的单位大致了解有元、角,对分比较陌生,对于元和角的进率大部分能知道,而对于角和分之间的进率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学生对于几元几角换算成几角学生困难较多,需加强巩固换算的练习。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认一认”和“分一分”两个小组活动。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孩子将已有认知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在这两个活动中,我给每个孩子都在各自的小组中进行了编号,在设计问题时也按照学生的编号设置了相应的问题,让孩子在讨论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这样提高了讨论的有效性,课堂上小组汇报时,学生之间也显得井然有序。学生在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两个活动后学生已经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接着进入“记一记”的环节,让学生更深刻的记住人民币的面值有哪些。整节课的教学合作学习贯穿始终,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本节课准备了很多人民币作为学具,因此相比其他课来说在课堂秩序上显得稍微有点混乱,怎样上好一节活动课值得好好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