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 周二 晴
新学期来临的第一周,虽在作息上还有些不习惯,但对即将面临的2017我还是充满了斗志的。继上学期末总结了自己的得失后,新的开始得有新的气象。对于2017,我有很多的计划,其中最大重要的一项就是科研。我深知,科研一直是我的短腿项,这与平时缺乏阅读有关。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滞不前是万万不行的。所以,科研将成为我今年奋斗的重中之重。下面特将我的2017计划表放出来,以此督促和勉励自己。
除科研外,作为毕业班的老师,在教学方面我也要多下功夫,保证质量,这与日常教学的细致、踏实是分不开的。多吃苦,肯吃苦,站好这班岗!“Do what you say, say what you do!”既然目标已定,就要矢志不渝地坚持,加油!
(徐欣)
2017年2月18日 周六 晴
新学期的第一周,开始书写自己第一篇的教学周记,借青研班的活动,姑且将主题定为回顾与展望。
刚刚度过的2016的半年是我初为人师的半年,从初上讲台略有不知所措,到身边聚集着一群孩子;从生硬地进行环节,到自信地控制课堂节奏;从看着有的孩子不敢发言,到主动举手加入课堂;从这些那些,我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些许的进步,这边年,我也经历过赛课,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听课,经历过各类的培训,虽然有一些的难熬与辛苦,但是庆幸自己知道自己从总获得了什么,我学到的东西和孩子们最后的表现,也确实算给了自己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当然了,对于教学和科研,我仍有很多的疑惑,案例和论文的撰写,课本知识结构的架构,学生重难点的把握,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速成的东西,故而有了新学期的展望。
新的2017,新的一学期,我给自己定下了一系列目标。首先在教学上,我要学会分析学生,教学并非把课本上的只是全盘教授就是好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课堂要有层次,更有针对性,对待不同的孩子也该有不同的方法。回想班上一个不愿说话的孩子现在可以在我的英语课上自信的发言,心中还是小有成就感的。再来,现在孩子学习的途经多种多样,无论是辅导班还是课外资料、媒体资源,他们懂得多,渴望知道的也多。可是相对的,这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会自己构建知识建构,他们懂得东西越多,就越容易杂乱无章,因此,本学期我要更多的通过导图和整理的方式,让孩子将已有的知识系统化。并适时的提醒孩子,你这里还缺一块,那里还不完整,时时打破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的“金钟罩”。当然了,作为新教师,我的管理能力需要多向他人学习,如何把握课堂气氛与秩序的平衡,如何有威而不令人惧,要前行的路程还很远。最后,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在教科研上能够有所进步,书中自有黄金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章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案例与论文都需要积累,文字的积累与实践的积累。坚持阅读与平时的反思记录,要作为平时工作中需要更加注意与下功夫的地方。
俗话说No pain, no gain.,然而,我希望自己新的一年,能够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有辛而无苦,有获而无悔。
(陶梦凡)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写在放手之后……
新年的第一篇教学周记,我选择细细回顾刚刚过去的2016年。不同于2015初为人师的各种不适应,2016完整记录了我作为一名一线职初教师所能体验到的一切。
我把这篇周记的题目定为:写在放手之后……带着对教师这份职业一年半以来尚为粗浅的理解,我发现“不放心”、“不放手”是大多数老师的职业病,总觉得自己还有什么没讲到位,总觉得只要死死盯住那些“种子选手”,他们一定会有所改变。没错,这也是2016上半年的我,现在回忆起来,感觉那时候自己每天火气都特别大,分分钟不需要点燃就能原地爆炸那种。占用一切有可能被占用的时间给“种子选手”补差,当然,他们也不过是疲于奔命、消极应对罢了。最终的结果——两败俱伤……
2016下半年,我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再也不想让自己这么累下去了,毕竟这是我向往的工作,我不想借此窥见未来几十年的悲惨岁月啊。但是心里又明确地知道:放手,绝不意味着放任和放纵。有了三年级一整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早熟到已然得了都市病,浮躁,似乎是个群体特征。他们大都有着特别丰富的课外学习经历,但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方面,我的课堂不用太过拘泥于课本,有了自由生长的空间和可能性;但另一方面,浮躁使得这些看似博学的孩子不重视课内的基础,换句话说,自以为是。
仔细一分析,他们接受知识的渠道多元多向,但保留在记忆里面的却杂乱无章。所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知识成体系,简单来说:学会分类和整理。想到自己学生时代学习英语的经历,在慢慢摸索中找到的最适用的方法就是:“活页本”。活页本的好处在于一个“活”字,最初接受新知识的时候谁都是懵的,没关系,先记录下来,等到类似现象再次出现的时候再记录下来,积少成多的同时也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内化过程。在我的推荐下,大部分同学都配备了这样一本“活页本”作为笔记本,虽不是每个人都物尽其用,但看到相对更多孩子愿意尝试并在指导下坚持积累、分类和整理,我的心里真的是比吃了蜜还甜。
下半年我另一项大胆的尝试就是“强迫”他们去理解并掌握单词的词性,甚至在我的板书中经常出现诸如n. v. adj. adv. 之类的词性符号。不是没有犹豫过:这些会不会太难了?会不会要求太高?会不会太过拔苗助长,让他们彻底丧失英语学习兴趣?不过后来的实践证明,我的初衷是对的,结果是好的,只是最初的过程推进有点着急了,但好在适时、时时的调控,使得我的两个班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熟练掌握并区分单词的词性。无疑,这又让我倍感振奋!
下定决心放手之后,我解放了!Moreover,the same with all my students!
(陈欣)
2017年2月27日 周一 晴
开学有两周了,感觉学生们还是很快进入了状态。上午让大家写题目的时候,班里非常安静,我想这无形中给了老师压力和动力。如果课堂氛围不错,那怎样才能好好利用呢。高年级的课越来越难了,每开新课我都会问师父和薛老师,哪些是重点哪些要记要背。不过,即使重点在手也不能懈怠,因为把它灌输进课堂里,不是容易的事情,我正在努力学习中。
这学期开始我在做这样几件事情:1,重点归类到便贴上贴在每课,提醒自己每节课必须完成的任务;2,思维导图多画几遍,因为内容多了怕一次两次学生印象不深。上周参照了薛老师的思维导图,带着学生们画了几次,发现学生们课文内容记得不错,我想这就是练习的力量,孰能生巧。3,作业订正管理,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订正的重要性,容易敷衍了事,老师要及时找到他,把日常作业的好习惯保持住。也发动学生们自己管理的能力。这一点要多向两位班主任学习。
任务很多,希望新学期我也有新的进步。
(汪远)
2017年2月28日 周二 晴
上班第三周,升级为娃她妈的我,忙碌着却也幸福着,以前一天能睡十几个小时的我,现在少了一半多却也依然精力充沛。
多了一个角色,也多了一份担当。每天早早醒来,宝贝却早已经嗨得把被子蹬掉了,着急忙慌地帮她盖上,开始忙活,忙活自己的,忙活宝贝的,一切结束,赶忙出门赶公交,来到学校,办公桌上已经有几沓作业静静地等着我了,班上五十多个孩子同样需要我,少了很多时间在班级孩子的身上,却也慢慢琢磨着如何高效了,以前丢三落四忙前忘后的我,现在做事倒也能干净利落了,哪个孩子要补作业,哪个孩子没有背诵的也能在第二天上课前去“讨债”了,孩子们的作业也能迅速批完并且分析完,要上的课也能早早备完并熟记于心了……
虽然有时候也想肆无忌惮地睡,无所顾忌地玩,但我更珍惜这样的忙碌与充实,累并幸福着。
(顾佳佳)
2017年2月28日 周二 晴
休了一学期的产假,新学期伊始被通知代课代5班和6班的课,我战战兢兢,一来是半年未走上讲台,多少有些生疏,二来得知自己面对的是6班那群皮猴子,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自己向来不是个严师,以前上课总是面带笑容,但一直熟知我的孩子们也总能接受,教学的效果也很好。而如今面对6班,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搭班的老师说,你对他们一定要严,不然他们会更加变本加厉的。于是第一天上课,我板着脸走进教室。效果确实不一样,孩子们都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的人底细,于是都不敢捣蛋,课堂上确实很安静,我很满意这一点,可是我又有了新的困惑,以前的孩子们和我很亲近,上课非常的积极,课下也总是和我交流,而现在的学生呢,他们似乎只是畏我,我们之间完全没有近,我总觉得单纯的凶孩子们只是表面上买账,实际上对师生长远的关系并没有好处。这时,我想到了以前和我搭班的肖老师,他是我工作后接触的第一位老师,也真正是我的老师。她对孩子严与爱总是拿捏的那么恰当,学生纵然怕她,却更爱她。而我多想做与她一样的老师,做一个可亲可敬的老师。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望我在短短的两年半的工作时间里并没有能找到答案。如何平衡严与爱,我还在寻找的路上,我会继续探索……
(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