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语文一组教学日记(四)

  • 发布时间:2016-11-28 19:08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17

教学日志(四) 谢爽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参加了全国班主任工作与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我感到受益良多。在培训期间,我认真的听取每个教师做的报告,每一个都是那么实实在在,很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帮助我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中困惑。
  他们从班主任工作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展开阐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变化,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每个报告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正如柏拉图所说:“教育非他,乃是心灵转向。”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感受和想法。
  二十一世纪,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着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力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随着历史的进步,我们的国门打开了,心门却逐渐关闭了,人们的内心有了存放隐私的角落。学生的内心更是这样。班主任教师再也不能指望像以往那样强迫他们进入我们设定的世界。反之,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当今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步。随着社会对培养学生的要求的改变,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我想,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应做到如下几点:
  ⒈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形象
  小学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班主任是学生人生路口的领路人,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加强自我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风范,要“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班主任”孔子,他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无比辉煌,他的工作成功了,当然成功在他教育思想与学问上,但更重要的是成功在他的品格上。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教育家的业绩,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⒉播撒爱心,对学生一视同仁
  班主任要热爱学生,把师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地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⒊培养习惯,塑造优秀人才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幼年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不容忽视的责任。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便成了习惯。在此期间,我们班主任需要的是“勤”和持之以恒。
  ⒋潜心科研,不断开拓创新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优秀班主任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学生活泼好动。对此,班主任应该给予研究和探讨,这便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要不断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所以说,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们要用心育德、用情育德、用行育德。
教学日志(四) 何静文
 
这两周的工作充实而有趣,兴味最浓的是周末学校组织我们参加的班主任培训。
活动地点是在湖南长沙,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湘西,那里既高楼林立,又有爱晚亭这样古朴而有韵致的亭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培训时所听的讲座。
讲座是由全国名班主任覃丽兰所开设的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讲座。虽然覃丽兰老师是一名高中老师,但教育是相通的,我依旧有许多收获。覃丽兰老师主要有五大策略: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的核心灵魂,制度建设——筑牢成长的文化保障,小组建设——夯实管理的文化基础,兰泽晋级——创新班级的激励机制,创意生日——缔造坚强的情感纽带。
首先,在氛围创设上她组织学生为自己的班级班命名,并建立班级的班徽、班旗和班级口号。为了给自己的班级命名,他们采用了在班级里创意征集的方法,名字不光要好听,更要有深刻的寓意。最终经过层层选拔,班级的名称定为:“瑾瑜”班,学生们赋予他,怀瑾握瑾,修美玉之德行;百折不挠,炼经世之气魄的意义。
不仅如此,在班级内的每个小组还都要为自己的小组命名、创建组训。就有一个组仿效他们的班名,将组名命名为‚兰泽组,寓意兰心慧质,润泽高尚人格;经世致用,成就魄力人生。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他们的班规了,他们亲切的把它命名为瑾瑜214家庭公约20则,也叫家庭行为守则。之所以有214这个数字是因为他们班是高二14班。他们把班集体当做一个大家庭,一起呵护、一起维持这个大家庭的良好秩序。
一个如此温暖而有朝气的班集体怎能不叫人动容?一年级的孩子虽然文字功底不如高中学生深厚,但班级文化建设中凝聚力和价值观的引导是相通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重点培养的就是这两点。继续努力吧!
教学日志(四) 熊亚萍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科研己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一股洪流。当代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同时,应积极投身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搞教育科学研究是那些受过训练的专业理论工作者的事,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建立在“反思性”的基础上的,他们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一方面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最新的现代教育理论并用于指导具体实践;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采取不断反思与批判的态度,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能使其从中获得一种内在的启迪和解放的力量,从而打开新的思考维度和确定新的探究方向,增强实践能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况且,教师这种“行动研究”成果,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其中既有通俗易懂的教学理论,又有身体力行的实践体验,其现实性、可操作性要比一般单纯从事理论研究的成果强得多。因此,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直接、更为有效。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通常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注意发现、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方式、新策略,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技能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再次,它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发教师的创造力。教育改革的趋势,要求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进行创造性教育活动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研究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件看出新的办法,新的特征,新的细节”,使教师的创造思维得到有效发挥。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提高教学质量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有赖于科学研究的引导。“实践的开拓需要理论的开拓”,教师从事教育科研, 能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得到理性的升华,探索教学规律,获得科研成果,并把这种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能使教师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如果没有教科研,那么教师的工作很可能变成年复一年的单调重复,如果在教师看来工作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那么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对教育进行研究, 才不会使自己成为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能增强和提高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能使教师的教学由经验型的简单重复性职业活动,转变为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能给他们提供发挥才干的机会,满足其成就需要,从而提高其职业价值,使其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教学日志(四) 张益蓉
听说教海探航的时候,还是暑假,我花了三天,读了16篇知网上的论文,写了8个小时,自以为写的不错,挺有信心的交上了。可是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有点郁闷,有点小小不服气,更有困惑:我写的挺认真的,怎么就入不了围?非常幸运,虽然没获奖,学校却告知我可以参加教海探航的现场会,我立马厚着脸皮回复:去!就这样,我来到了南通。
规模很大,表演很精彩,而那些真正的高手们,教海里的杰出水手们更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我什么是差距,什么是教海里真正的探航之文。正如“教海探航”的名字,写论文讲究的是“探”——往前处去,往深处去,往未知处去,往风暴中去。
往前处去,因为要写就写前沿问题。看到那些一等奖特等奖的论文,光是题目就让人有“看不懂”的感觉,因为新,所以懂的人少之又少,因为不懂,所以要写。前沿性的问题有新意,有新知,有新的可能。才有写的意义。
往深处去,因为想的深入教的深入才有可能挖掘教学中的本源,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是一个光靠写不能达到的境界。论文是呈现的结果之一,却不是过程,更不是唯一成果。教师的教学论文扎根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在旧纸堆中造就的论文,是不能获得青睐的。
往未知处去,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善于倾听的耳朵。做一个勇于尝试的弄潮儿。想别人不敢想的,是对是错?不知道。只有试过才知道。论文选题既可以是现实的总结,也可以是大胆的假设,只要有理有据,未尝不能有所突破。特别是现在跨学科的实验和理论越来越多,以前没做过,没条件做的都开始慢慢变成现实。
往暴风处去,因为风暴争论之中是思维的碰撞,是曲折的前进。理论和现实的差距,生成和预设的差距,在差距之间隔着教育该何去何从的思考。把自己的一点思考放进风暴中磨炼,未尝不能磨砺出犀利的观点。
选题很重要,写作过程更重要。一位多次获得一等奖的老师说,她的论文有这样几个数字:200万字的理论研究,竭泽而渔才能有胆量提笔,700天的不断实践才能有话能说,80多小时的写作打磨才有一篇论文。跟他们比,我不仅是井底之蛙甚至有点黔驴技穷了。这一次的现场会,我看到了差距,也放平了心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的论文不是一个星期坐在电脑面前写成的。论文,是要继续写的,目标,是要有的。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吧,下次,好好写,争取获个三等奖,可好?
教学周记(四) 侯丹
转眼间,这学期的学习已经过半,孩子们在不断成长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成长。对比刚刚迈入教师行业,一头雾水的我,现在的我已经知道了如何去上一节课,如果能够快速的让课堂保持安静,如何让孩子能够参与进课堂,虽然不足还有很多,但人总是会进步的嘛。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每次上新课前,用孩子们经常接触的事物去导入新课,不仅孩子们容易接受,而且参与度非常高。授课过程中加入一些小游戏,也能够使课堂变得活泼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教学是一个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师教、教师学的过程,希望在孩子们不断努力进步的同时,我也能从中收获许多。
教学日志(四) 时燕
一如既往地在办公室改作业
班长带着小源同学进来了,好吧,还是上课时间,我知道,又是犯错了!晾在一旁好一会,班主任的角色又开始了:
上课又不听了,是吧
天天走神,没有一节课在那是不动的
活该被数学老师训
巴啦巴啦,说了一大通最近出现的问题,依旧面无改色地站在那……
于是,好像每一个班主任都会再借题再发挥一下下吧……
这次期中没考好吧
额……
他真的就这样长长地额了一下……
什么感觉啊?我问
没等他开口,我就替他回答了……
没有感觉,对不对……
不是的,小熊要离开我了……
一向在我面前嬉皮笑脸的他居然泛起了泪花……其实,那一秒我确实有些惊吓……问清楚了缘由,原来是自己照顾多月的小仓鼠要被妈妈扔掉了,因为这次的没考好……
一边说着,一边闪烁的泪花变成了豆大的泪珠……
安慰了许久,达成了共识,决定帮他求求情
才知道,他是有多么用心地在照顾一只小仓鼠
鼠粮鼠具先不说,生怕冻着他的小宝贝,开着空调,还用书给鼠笼搭了一圈保护层,每天上学之前,还要跟他的小宝贝说声再见……妈妈说了好多好多,我的脑海里也出现了那单纯而又幼稚的一幕又一幕……所以才会看到今天泣不成声的他吗?一个怎么批评都不会有太多反应的小男孩,今天,两年多的日子里,第二次在我面前掉眼泪,因为那只小仓鼠……
孩子的世界终究是这般美好,这般傻的可爱……摸摸头,告诉他,这只小仓鼠遇见你真的真的很幸运!你也很幸运呢,因为又多了一个人正在远远地督促着你呢,想让他回来吗,想再给他找个伴吗,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做的,对吧……
所以,这是一种为了在乎的东西而去努力的感觉么……所以,小源同学能体会的到么……也许会吧,真的不得而知呢……

下一篇:英语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