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语文一组教学日记(四)

  • 发布时间:2017-04-13 18:57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804

教学周记

                                        侯丹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越是早期形成的习惯,尤其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越是难以改变,因为已经融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所以,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前鼻音、后鼻音、平翘舌音,一定要让学生夸张的读出区别,只有读的正确,他们在遇到“看拼音,写词语”这类题型时,才能拼得正确,为正确写出这个词奠定基础。

第二,每天早读,集体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每周背诵两首古诗。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虽然培养一个好习惯的过程很难,但是每次放学排路队,听到学生一边走,一边背诗的时候,能感觉到付出还是有回报的,孩子们不断进步,应该是一个教师获得的最高奖赏。

 

忙碌中的小触动

                                                 时燕

因为一师一优课的拍摄,在所有可供选择的课目中,根据自己任教的年段,好像只有习作3可以选择。关于读后感,本身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就逼着自己还是去挑战一下。忙于期中复习的日子里,答应孩子们和他们一起看《小王子》,然后一起交流一分享。是的,多少次我对家长们说,陪伴很重要。突然发现,就在这样的一次小小的尝试中,老师的陪伴也很重要!是因为答应和他们一起看了吗,所以,曾经不愿意去看小王子的同学们主动地翻开了书,每天交上来的读书笔记也愈发精彩了,这种感觉真好!忙碌的日子里,希望自己能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一点小感想

                                               张益蓉

   最近的论文和各种赛课比较多,有时候也会帮其他老师做一点网络方面的事情,网络的信息烟海,各种技术层出不穷,虽然不能像专业的信息老师那样熟练的运用各种工具,不过自己觉得如果能用好这一工具,对自己的教科研还是很有作用的。

各种论文信息还是不能光靠百度,知网是比较权威的论文网站,在南京市教育信息网用自己的身份证登陆就可以使用,我还自己买了一个月的会员,足以应付论文季了。当然资源不要浪费,以课题为关键词搜索还可以收获各种别人的成功经验。不过看的时候要稍微选择一下,尽量选选择知名杂志刊登的,这样的含金量很高。写论文时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比较严格可以巧妙的运用谷歌学术或者百度学术的额搜索引擎,将参考的文章输入,直接点引用就可以生成现成的参考文献了。百度文库还是挺好用的,主要是可以下载各种小模板和工具,计时器,PPT模板,思维导图的模板,甚至手抄报,阅读卡······运用在自己的课堂里显得挺“高大上”。

 

教学周记

                                        侯丹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越是早期形成的习惯,尤其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越是难以改变,因为已经融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所以,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前鼻音、后鼻音、平翘舌音,一定要让学生夸张的读出区别,只有读的正确,他们在遇到“看拼音,写词语”这类题型时,才能拼得正确,为正确写出这个词奠定基础。

第二,每天早读,集体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每周背诵两首古诗。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虽然培养一个好习惯的过程很难,但是每次放学排路队,听到学生一边走,一边背诗的时候,能感觉到付出还是有回报的,孩子们不断进步,应该是一个教师获得的最高奖赏。

 

关注每位学生

                                   熊亚萍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地引导。小朋友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就根据他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经常讲些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画家、等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小朋友一听入了迷,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会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保证整个班级"活泼有序,严谨务实 "的良好班风班貌。
   
在孩子们有了美好的学习愿望以后,我就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学习竞赛,同学们的上进心是特别强烈的。这一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一个个手握铅笔,聚精会神,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一张张工整的作业展示在我的眼前。 
   
当然,这种引导既是积极的也是具体细致的。教师的功夫贵在循循善诱,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只要我们服务周到,引导得当,他们就会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去获取新知,增长才干,不断进步!

 

“趣”学习,识汉字

 

                                    何静雯

本周我将执教《神奇的手》一课,在此前的多轮磨课中我收获了郭主任、王校、庞大大、璐璐师傅和周老师的许多优秀建议,在此整理成几点零星反思:

1.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非关注课程的完成度。在上学期组内公开课试上的时候,同办公室的王老师和孔老师就曾指出过我的这一问题。的确,作为一个新老师,在关注学生学情方面,我做的还不够好。有些时候,我急于把这节课所有的知识点教授完,忽略了在每一环节留神观察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知识点掌握的是否达到学习目标。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接下来的日常教学里,我要将知识点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可查探学生掌握情况的维度,将一节课的容量压缩,在教学重难点部分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容纳尽学生课堂里生成的点滴。

2.关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趣意横生的课堂里学习。我的课堂缺少灵动而活泼的气氛,缺少与学生玩在一起的气氛。对于一名年轻老师来说,缺乏经验固然是短处,但活泼生动应当是我取长补短的妙招。在教授这一课时,教授对象是三年级,在听取了大家的建议后,我运用了儿歌、手指操、趣味猜谜等形式,尽量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此外,我还创设了西游记的情境,将学生化身为帮助唐僧师徒渡过汉字王国难关的智囊团,让学生在帮助唐僧师徒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

3.教师深入研究的教学内容,应当浅显地传授给学生。在准备这节课的初期,我去南京博物馆下载了数十篇《说文解字》中与手有关的论文,又研究了手的意义演变,中西方对待手的不同以及汉字的演变规律。在做了上述研究后,由于不懂得如何“浅出”,第一次上课时,评委们笑称我的课宛如一堂《百家讲坛》,这既是对我研究成果的肯定,又是对我上课方式的委婉质疑。教师的确应当把自己放入一个宏观的情境中去,深入研究所执教内容的方方面面,俗语说文史哲不分家,其实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所要探寻的何止是文史哲呢。我们教授星辰大海,自然要去探寻天文地理,自然风物。我们教授文人墨客,自然要去探寻经史子集,千古华章。我们教授历史变迁中时局的变革,人们生活的日新月异,自然要去探寻史书工笔里每个小人物的动荡。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自身钻研必不可少,但只把钻研到的成果呈现给学生十分不妥。就如同我教授这节课,我忽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拔高了这节课应有的难度,使得学生如同雾里看花,只能感受到汉字的神奇与魅力,却不能探寻汉字文化底蕴。怎样“浅出”,是我今后要持续探寻的目标。

今后的课,希望我在探寻真知后,多些灵动,添点趣味,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