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常技一组日记

  • 发布时间:2016-03-15 08:19
  • 发布人:
  • 撰稿人:系统管理员
  • 浏览量:1091

探究体育困难生问题解决方法(一)

                                         刘玘

   上周,针对体育困难生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分析出体育困难生问题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学生自身对体育课态度消极、自身的协调性存在不足,导致无法建立高效的视觉表象以及家庭对体育学科认识上存在偏差。

   本周,针对以上产生体育困难生的问题,通过大量阅读体育教学材料,结合陶行知先生“健康第一”体育指导思想及我校“友善用脑”理念,浅谈解决体育困难生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的体育课纪律。

       通过开始部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知道并了解本课学习的技术动作名称及相应的作用;在结束部分,对本课进行总结是,对每个学生及时评价,并鼓励困难生克服身心障碍,培养勇于向前的意志品质。

   二、合理情景导入,帮助学生建立视觉表象。

       在每堂体育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创设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潜移默化的建立视觉表象,在学中玩,玩中学。

   三、根据“友善用脑”理念,异质分组,并采用小组长任命制。

       在课前,对受教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异质分组,并建立小组长任命制,通过师生共同选举技术动作优美的学生任命小组长,并由小组长带领,分组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小组长进行组内巡回指导,教师负责全面的巡回指导工作。从而达到分工合作,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从体育课中受益。

教  学  随  笔

陶 鑫

 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动作要领到底要不要讲得那么细,课中的分解动作练习有没有必要?因为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了动作要领之后,动作相反不协调了,变形的动作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不利的。

在课堂组织上,该充分地放手,还是要收?

怎样才算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记得在一次教师培训中,教研员说,只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充分活动,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堂好课。认为上体育课没有必要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慢跑。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及想法,不能让学生觉得上操场好象上刑场一样。提出了现在的体育教学有些教师还是以竞技项目为主,以增强体质为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与现代思想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健体,要重视培养独立从事科学锻炼身体的 能力。于是我们有些教师由此认为体育教学要实现多项转变:由“重视学会”转变为“重视会学”;由“重视体育技能学习”转变为“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由“重视技能掌握”转变为“重视情感体验”。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自定目标、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等名目繁多的 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只要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在欢笑中度过就是成功的好课。就说我们学校这次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来说,两堂体育课内容设计都合乎学生的兴趣,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运动技能荡然无存,教师和学生轻轻松松在欢笑中下了课。试问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了吗?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了吗?

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的总有一种迷茫的感觉,总觉得体育课程改革纯理论的东西过多,具体实际指导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我们是不是真要天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进行体育训练与竞赛?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象我们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有60多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兴趣不相同,更何况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赛跑、投掷等等。假如都依照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生的心里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堂活动课,在其他老师的眼里认为这是一堂“放羊课”。其实“放羊课”是特别难上的课。所谓“放羊”,要有足够的“草”让“羊”吃,要有安全的场地让“羊”吃饱。象这类课我不敢上,一来让人看了似乎有些不务正业,让学生在操场疯玩,自己到处转悠,巡视。二来学校的环境有些不允许,一堂体育课,操场上有三四班算少了,经常六七个班在场地上。这儿跑去撞到人,那儿投球砸到人了,更别说其它项目。高喊了几年的素质教育,快乐体育,还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打转,四列横队集合、慢跑、讲解示范等等。

游戏的重要性

                                           窦婉乔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其实是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全面发展,增强了身心健康,同时也达到了让学生们掌握运动技术的目的。游戏一向都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在活动中都是以争夺最后的胜负而告终的,这种胜负的较量实质上是体力和智力的竞争,因而在游戏教学中,每个学生往往都最大限度地把身心投入竞争和自表现中去,以确保竞争的连续和发展,最终取得胜利。我国学者曾在这方面做过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经常处于一种游戏或竞争状态之中,对形成人的竞争意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可见通过竞争性游戏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游戏“迎面接力”,“篮球传接球比赛”等。

 

因为每一个游戏都是以某个技术动作为素材,或以几个技术动作合并为一体,巧妙地揉合到一个游戏中进行,所以我觉得要进行游戏教学,首先应懂得游戏的目的任务,游戏的规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其次在进行前有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下,就不知不觉地掌握动崐作技术,技能与技巧,并容易掌握牢固。如“跳背接力”游戏、“穿梭立定跳远游戏”、“推实心球比赛游戏”等等,这就是单一技术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上一篇:常识二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