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跨学科融合学习的综合素养,构建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决定在 2022年9月开展科技活动竞赛,现将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创新、成长、体验、发展
二、参加对象
我校1-6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五小:2022年9月-9月16日
科创大赛:2022年9月-10月15日
四、活动项目
(一)“五小”科技竞赛
(二)师生科技创新大赛
五、活动内容
(一)“五小”科技竞赛
本次竞赛分为小课题、小考察、小智能、小制作、小影视五个项目。
1.小课题:
意在通过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经历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实践活动的过程,强调主动探究,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作品形式为体现过程性研究的小课题研究报告。
2.小考察:
意在结合学习与生活实际,对所关注的事物进行实地探访,通过观察、调查、研究等方法,了解和弄清事物的真实状况,引发思考,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品形式为考察散记、考察日记、考察报告和分析性的小文章等。
3.小智能:
意在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小问题,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手段,在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有计算机编程的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作品。作品要立足解决现实问题,体现看、听、说、想、动等功能,不能单纯运用机械原理或传感器,具有实用性,智能化,独立运行等特色。【备注:小智能程序要求能够具备打开条件】
4.小制作:
意在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模仿或创作手工作品。强调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适当体现一定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作品具有材料易寻、加工容易、花费不高、能够独立完成等特色。
5.小影视:
结合本次“五小”活动主题,设计制作相关的动画、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等,作品形式为常见格式视频(mp4格式),不超过300兆,时间不超过5分钟,创意及素材均需原创性,不符合则视为自动弃权。
所有“五小”参赛作品均需提供500字作品说明。
(二)师生科技创新大赛
Ⅰ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含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科学论文两类项目)
1.学科分类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按研究领域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技术,行为与社会科学等5个领域。
2. 申报材料
(1)申报表:完整填写当届大赛申报表。该项由学校负责填写。
(2)查新报告:申报者应在作品研究开始前和申报参赛前对作品选题和研究内容进行查新检索,并至少提交 1 份真实、规范的查新报告。
(3)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包
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和讨论、研究结论等)及参考文献。研究报告中凡引用他人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方法、数据、观点、结论或成果等,必须规范引用,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凡涉及他人协助完成的研究工作内容和相关成果,必须明确说明。
(4)作品附件:附件中须提交完整、真实的原始实验记录、研究日志等相关材料,用于证明学生的研究过程和对主要创新点的贡献。附件可适量提交研究作品相关的辅助图片,如作品中有实物模型,则需提交时长不超过 1 分钟的视频资料,用于证明和演示实物模型的功能和创新点。发明类实物作品申报材料中应附上相关结构图、原理图、外观图或实物照片。
(5)诚信承诺书:参赛学生、指导教师须签订科研诚信承诺书, 承诺研究过程和成果取得符合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并分别在指定位置签字确认。(这个必须有,不然不给评奖)
(6)证明材料。
六、参赛和奖励
(一)参赛方法
1.9月16日前,将“五小”作品和500字说明以电子稿形式发至班主任处,由班主任传给张欣玥老师。
10月15日前,师生科创大赛作品及申报材料交至02-401程永富老师。
(二)奖励办法
1、“五小”科技竞赛和科创大赛分项目按低中高年段进行评比,并按1:3:4设一、二、三等奖。
2教师科技创新成果按科教制作、科教方案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比例约占参赛总数的60%。
3、根据各班参赛人数多少,每年级将评选出2个优秀科技班级;根据各班作品质量,每班将评选出1名科技创新之星。
4、根据市分配名额,推荐优秀作品分别参加南京市”五小“科技竞赛,南京市第二十七届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
5、根据各年级开展情况及报送作品数质量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辅导教师奖。
七、参赛要求
1.参加过往届五小科技竞赛和师生科创大赛的作品不得参加本次比赛。
2.“五小”竞赛小课题、小考察、小制作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文中包括研究摘要、关键词、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等。小影视以mp4形式提交,时长不超过5分钟、300兆。小智能可以ppt或word形式提交,需明确研究过程和工作原理。以上作品均需图文并茂,附上过程性照片。
2.每件科创大赛作品纸质申报材料请装袋提供,包括:诚信承诺书1(附件1)份(其中学生作品辅导教师和学生都要签名),项目介绍书1份(附件2)(贴于资料袋封面)、查新报告1份(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教师科教制作类作品必须提供)、作品1份(论文、方案、活动等文字类)、附件资料1份(建议提供)。有条件的应提供电子稿。
3.凡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或逾期申报的将不予接受,视为放弃参赛。
4.学生作品要求原创,*的作品将取消评奖资格。
5.如果曾经参加过以往省、市级以上科创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需证明本次参赛的研究工作持续一年以上,且申报材料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南京市东山小学科创中心
2022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