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课堂展示促成长,研讨交流共提升 ——江宁区李一婷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

  • 发布时间:2018-12-27 12:41
  • 发布人:李一婷
  • 撰稿人:周卫来
  • 校对人:欧晓方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603

 2018年12月27日下午,方圆名师工作室举办了“课堂展示促成长,研讨交流共提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工作室的区优青施琦老师和区带头人丁常娣老师都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给我们带来一场教学盛宴。

     

《轴对称图形》

 工作室的成员施琦老师和三年级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了一节《轴对称图形》,施琦老师的数学课堂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氛围,引领着学生不断去触摸数学本质,去探寻数学的内在规律以及文化本性。

 具体感受主要有以下两点:1、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尤其是几何图形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例和应用都非常多。2、在生活中感受。有了形象的感受,关键是从中得到有效的信息,掌握事物的特点。施琦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和与他人合作探究中发现规律构建新知。

    

《多边形面积的复习》

 工作室的成员丁常娣老师和五年级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多边形面积的复习》。丁老师设计的这节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让学生在复习中把新旧知识转化,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具体感受主要有以下两点:1、结构化思维导图。数学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螺旋式上升,丁老师让同学们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思维导图巧妙的展示了学生们的知识结构网。2、化未知为已知。丁老师的这节课一直注重化未知为已知,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无论是知识的梳理,练习的讲解。本节课一直渗透着转化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讨交流

精彩的两节数学课,引起了方圆名师工作室的小伙伴们的头脑风暴。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阻挡大家探究的热情,小伙伴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如此激烈的研讨氛围当中,大家的数学课一定会越来越大气!越来越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