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培养核心素养,实现多维目标 ——江宁区李一婷名师工作室学习交流活动

  • 发布时间:2019-04-12 13:16
  • 发布人:李一婷
  • 撰稿人:周卫来
  • 校对人:欧晓方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601


2019年4月12日至14日,第2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深圳市玉龙学校顺利举行。在有限的时间里,工作室的老师们近距离接触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满载而归。

黄爱华老师语言丰富,和孩子上课,就像聊家常一样。虽说数学课普遍提倡“惜字如金”,但是黄老师的语言浸润也确实另辟蹊径,创造了一种丰富的语言环境,同时采用戏剧化教学的方式,将难懂的数学融入手势表演等,将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引导学生自己得出重要结论,让孩子和老师们乐在其中。说实在,到底“惜字如金”还是“滔滔不绝”,我认为关键在于对孩子的启发性有多强,孩子的收获有多少。教学没有定论,应该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不要认为学的容易就失去了对知识的敬畏;生活不能实现的,数学中都能解决;我们用数学知识创造了一个模型;实践检验真理,也可以推翻假设……这些话,都是徐长青老师在一节数学课上与学生的对话。一节数学课,除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徐老师还注重学生数学情感的熏陶,幽默风趣富有哲学的语言,一次次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数学,感受数学无穷的魅力。

强震球老师的四年级观摩课《解决问题》用人民币图片作为教具,放手让学生操作去换一换人民币。经历过这样的知识表征的过程,学生能够顺利在脑海里产生建模。强老师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学生上台演示,将假设、调整的思路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教学的每个环节更加清晰,学生认知更加丰富,操作性非常强。

两天半的活动,我们聆听着、品味着、交流着、收获着,更思考着。我们领略到了各位专家们大师级的课堂,犹如一路的风景,远近高低,奇景异秀,令人心旷神怡。名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对生成资源的独到把控,需要我们深深的思索、细细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