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东山片英语教研活动:基于文本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 发布时间:2017-03-16 16:22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33

 

 

2017315日,南京市东山小学开展围绕基于文本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这一主题开展教研活动。由东小甘福媚老师、东郊小镇小学颜楠老师和永泰路小学周小茜老师三位老师带来了节不同风格的课。课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研讨,讨论如何在文本教学中设计更好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肯思考,会交流,让拓展活动有更多的内容,更合理的方式

第一位甘福媚老师,上课内容为五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甘老师由歌谣导入,进行free talkHow are you today?讨论人物身体情况,教授新词并提出问题。课文教学部分通过WhyHowWhat`s wrong with them?的问题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并加入健脑操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轻松理解。最后回到这节课开始时的问题,如何给身体不好的人提出建议,拓展思维,提供语言发挥的环境,并完成了思维导图。

陶花老师评论:整节课流畅有序,反馈良好,融入了友善用脑的概念,引人入胜,拓展环节有铺垫有总结,应用效果佳。

 

 

第二位颜楠老师,上课内容为四下Unit 6 Whose dress is it?。颜老师由歌曲导入,提问物品,复习旧知。接下来拥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单词新授,并用猜物品主人和两两对话的形式进行句型教学。课文部分,将文章分为了前后两个部分,通过whoWhereWhyHow?的问题,用选择、连线、填表等不同方式进行教学,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在拓展活动部分,采用了选择卡片设计对话的方式进行,有效操练了本课句型。

陶花老师给出建议:文章具有整体性,应尝试找到其中的逻辑关系而非割裂关系,分段教学,在教学中分开处理,不等于割裂处理,而应采取不同方法。

 

第三位周小茜老师,上课内容为三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周老师同样由歌曲导入,加入了手势表达,快速抓取学生吸引力,进行单词新授。文本处理部分,通过how manyWhere?和what`s the order?的问题及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由整体到细节的把握文章内容,中间穿插猜测游戏,虽处理不佳,但有效提升了课堂趣味性。颂读课文部分,教师注重指导学生情绪及语调的表达,最后通过小组朗读和表演结束课文。

陶花老师给出建议:前半部分新奇有趣,环节清晰,后半部分对学生把控不够,应给出更明确的指令与示范。在拓展思维部分缺乏拓展活动,没有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应用起来,可以继续加强。

活动过后,各位老师一同进行了关于如何处理文本,以及基于文本进行拓展性问题的设置上进行了讨论。陶老师给出了以下一些重要的指导意见:

1.文本处理不能彻底割裂,段落与段落之间总是有某种联系的,教师应试图找到其中的逻辑,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连线、填表、选择、问答等,而非采取不同的教学顺序;

2.拓展性活动不能脱离文本而存在,他应在文本教授的过程中有所铺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更多脱离文本的内容,可以是旧知,可以是课外内容;

3.拓展性活动不应过度“另辟蹊径”,最好的拓展性活动应是源于文本的,文本讨论后遗留的部分,或者是能够给出更多观点的部分,才是学生思维拓展的亮点。

通过此次活动,青年教师不仅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也能够充分的进行交流学习,发散自己的思维,获得更多的启示,相信他们一定会在教学的道路上步伐坚定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