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友学课堂再探究----数学教研组活动3

  • 发布时间:2019-11-30 10:27
  • 发布人:
  • 撰稿人:张琪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61

一、主题

友学课堂再探究

二、活动方案

内容:听课并畅谈对“友学课堂”的想法

时间:1128日下午

地点:智慧教室

活动对象: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展示课、研讨、交流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1118日下午,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六楼智慧教室,聆听丁羽老师的展示课:《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这是一节非常具有“友学课堂”代表性的课,不仅让我们欣赏年轻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们充分地了解什么是“友学课堂”。课后,每个组老师针对2个问题进行激烈地研讨。

一年级周洁老师代表全体一年级老师发言。周老师说道:本节课教师亲切自然地教态,语言上适时点拨并能有效地评价,让学生感觉到友好、尊重,从而整节课都能让学生体验到轻松和谐的氛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如:你是怎么记忆乘法口诀的?口诀最终是帮助学生进行计算的工具,既然是如此,那么,让学生准确的记忆口诀是十分必要的。怎样让学生快速、准确的记忆口诀呢?丁老师先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方法记忆口诀,接着让学生谈谈哪些口诀比较难记?哪些口诀记忆比较容易?教师再利用一些生动的素材(西游记动画片断)来帮助学生记忆,并且理清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沟通口诀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白即使自己忘记了哪一句口诀,也是可以凭借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结果。在记忆口诀时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使口诀的记忆充满挑战和快乐。

二年级张诗瑶老师认为:丁老师从导入就是一个亮点,选用故宫里和9有关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友学课堂”提倡全脑学习,在学生学知识的过程中,丁老师选用手指操来增强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学生跟着老师说一说、动一动,不仅掌握知识,身体上还得到放松。课接近尾声,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学导航》上标一标、画一画,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巩固,从而形成一幅思维导图。

三年级安夏月老师从导入、课中、课后三方面来阐述的。课前,利用学习单进行有针对性地预习,课堂上就有充分地时间去交流、讨论,减轻课堂的学习难度。课中,教师课堂上的语言、语态和评价都亲切、到位,学生学习比较愉悦。课后,教师没有着急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而是允许学生出现困难和疑问,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巩固。

本次教研活动,让我们明确了友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低威胁”的学习环境,编排有趣有价值的“高挑战”学习任务,最终使学生实现进阶性发展。

                                                             (四数   钱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