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清晰目标,提纲挈领——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五)

  • 发布时间:2019-06-20 15:03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137

清晰目标,提纲挈领——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四)

一、主题:状物类文本教学探索

二、活动方案:

内容:

1.庞丽、徐广凯老师授课

2. 状物类文本教学研讨

    时间:201959

    地点:六7班教室、六语办公室

    活动对象:六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授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201958日,9日,我们六语备课组开展了第五次备课组活动,由庞丽、徐广凯老师授课,之后开展状物类文本的教学研讨。

庞丽老师执教的《广玉兰》《广玉兰》是一篇状物散文,本课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行态以及叶片的特点,体会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由于课文内容比较长,无法面面俱到,这就要求老师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重难点。授课时,庞老师抓住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就是能突显文章中心的句子,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自学课文,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汇报。对于文本庞老师可谓成竹在胸,学生不管说到哪里,老师都能通过适时的点拨让学生更为深入地学习文本,学生在引导中思考、在朗读中感悟,发现美、表达美。庞老师又适时使用信息技术呈现广玉兰的图片,引导学生再想象,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他们充盈的心泉在画面下诗意荡漾,逐步深入而有效地对文本进行解读。

徐广凯老师执教的《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名篇,徐老师的的课也体现他一贯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一、从语言文字把握夹竹桃的生长特点。徐老师带着学生学习夹竹桃的韧性时,课堂上呈现出这样的教学活动:①找到描写夹竹桃韧性的句子;②还写了哪些花?③比较着读,体会其他花跟夹竹桃的不同;④作者用一个词把夹竹桃和其他花区别开来了,哪一个?⑤这样的夹竹桃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概括?⑥用上四字词语,对比着说其他的花和夹竹桃一年三季的表现。⑦小结方法:衬托。整个教学活动,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阅读触角去触摸语言文字,让学生明白文中夹竹桃的“韧性”可以理解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等。此外,徐老师在引导学生读夹竹桃引起我无穷幻想的片段后,及时介绍了季羡林的生平,尤其对他滞留德国十年,文革期间两个特殊时期笑对生活的精神源泉做了探究:一个爱幻想的人总是觉得生活非常有意思,这份对生活的热爱成了他战胜生活苦难的精神力量。由物及人,感悟深刻。

会后,我们就如何进行状物类散文教学展开研讨,散文形散神不散,教学时还是要把握文章中心,理出清晰的文章线索,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做到教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