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让歌唱教学更“生活”,让生活更有“歌唱性”——音乐教研组活动(三)

  • 发布时间:2018-10-11 17:12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67

让歌唱教学更“生活”,让生活更有“歌唱性”

——音乐教研组活动(三)

一、主题:

组内公开课《拍皮球

二、活动方案:

内容:校级公开课拍皮球

执教者:杭勇

时间:20181010

地点:音乐教室1

活动对象:刘红梅  梁燕 胡杨  范文慧  张颖  王畅  石晓映  邵元元 张欣  

活动形式:研讨

三、研讨反思

  20181010号上午第3节课,教研组长杭勇老师在3)班开展了音乐课《拍皮球 


《拍皮球》是年级第五单元《游戏》里的一首学唱歌曲。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表现出孩子们爱玩皮球的天性。旋律中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的运用,很好地表现出花皮球蹦蹦跳跳的样子和孩子们之间玩耍皮球时“你拍拍,我拍拍”的有趣场景。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绪,并很快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杭老师首先让他们按照节奏朗读歌词:开始边朗读边拍击强拍,接着依照两拍子的强弱,模仿拍皮球的动作朗读歌词。接下来,聆听歌曲范唱拍击节奏后模唱歌曲。最后跟伴奏演唱歌曲。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能够用灵巧的声音,清晰地演唱歌曲了。

另外,根据教材上的要求,杭老师让孩子们用规定节奏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因乐器较少,所以我就启发他们用身边的物体来模仿敲击。有的孩子用两支铅笔模仿双响筒的敲击;有的用直尺模仿双响筒的敲击;有的用铅笔盒、课本等;还有的孩子用三角尺模仿三角铁的敲击,更可喜的是一班的魏铭泽直接用彩泥捏了一个“三角铁”,有模有样地“敲”起来。

“花皮球,真可爱,轻轻一拍跳起来”,随着孩子们的演唱和“演奏”,孩子们的热情被激发起来,而且从中真正体验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意义。


四、评课: 

刘红梅:教者语言生动,有激情。学生动静结合,兴趣浓。教学效果较好!  

梁燕:教学环节安排科学合理。课堂气氛调动得很好。音乐术语及要求一直在,也作要求。在初学时,速度太快,应适当放慢,等学会了再提速。  

胡杨:师生互动很多的一节课,教学设计和过程步步深入,环环相连,教学很细致,但有些环节的安排如果顺序调整一下,小朋友可能对音乐的掌握更深入。  

范文慧:教师教态生动、亲切。师生之间互动好,课堂氛围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面广。教学活动以“运动会”的形式贯穿始终,教学设计有趣,教学过程流畅。  

张颖:整节课以音乐游戏为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开心、积极、主动。  

石晓映:教学设计合理。教态自然大方,教师声情并茂。师生合作密切。教学效果好!  

邵元元:教学目标制定恰当,注意新旧知识联系。有必要的拓展。

张欣:学生主体性有保障,参与面广。